时间过得好快,今天就是农历三月初二了,这两天的降温,一下子把我思绪拉回到了冬天,其实正是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柳绿桃红时节。而是受今年极端频繁,才让我有如此深的体会。按传统文化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它不仅是古人沐浴祈福、踏青赏花的佳节,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神秘的禁忌。
上巳节:最早上巳节的时间,是根据干支纪日以每月的第一个巳日为准,顾称为上巳。到汉代才固定在三月初三 。魏晋以后它的内涵和形式得以更进一步丰富,从原有的祭祀、祓禊活动,逐渐演变包含娱乐、社交等综合性节日。上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开始上巳节是以祭祀高禖的一个节日,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古人祭祀高禖,祈求家族繁衍、子孙昌盛。
上巳节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认知和美好期许。上巳节是一个以集祭祀、祈福、踏青、赏花、唱山歌、吟诗的春日盛典。上巳节还是为青年男女提供社交和表达爱意的节日。一般这天青年男女会到郊外踏青、游玩,通过对歌、赠送信物等方式,寻觅心仪的对象,互诉衷肠。《诗经·郑风·溱洧》就是描绘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约会游玩的热闹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展现出当时上巳节充满活力与浪漫的氛围。
三月初三上巳节,1不洗,2要躲,吃3样这些忌讳是指什么呢?
不洗头:根据《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头发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承载了对父母的敬重,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要意义。按传统的认知,上巳节这天洗头,是对自身身体完整性的破坏,间接违背孝道,是对家族传承和传统道德的不尊重。还是一说法是三月三洗头,头痛到中秋。按照中医理论:头为诸阳之会,此时阳气初升,冷水洗头易致风寒入侵。
要躲蛇虫:上巳节正值仲春向暮春过渡阶段,气温逐渐升高,冬眠的蛇虫开始苏醒。蛇类会从蛰伏的洞穴出来寻找食物,各类昆虫也大量繁殖,四处活动。这个时期人遭蛇虫遇袭的几率大。蛇有蜕皮再生的特性,古人视它具有神秘力量。还有一些毒虫,如蝎子、蜈蚣因其外形奇特、毒性强烈,也被赋予了邪祟不祥的意义。以此古人要躲避蛇虫,是为了避免沾染这些不祥,防止邪祟入侵,保护自身和家人免受灾祸。
吃3样
吃青团
在农历的三月三,很多地方都有吃青团等食俗,青团用艾蒿做成,艾蒿散发的独特香气,有一定的驱虫避邪作用,在三月三上巳节,用艾蒿做一款青团给家人,寓意吉祥健康!
吃面条
在农历的三月三不但是上巳节更是轩辕诞辰日,吃一碗面条是必须的,面条有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记得吃取个好彩头!
吃荠菜煮鸡蛋
民间素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之说,三月三是传统的"上巳节",自古就有荠菜煮鸡蛋的食俗,荠菜煮鸡蛋不但驱寒还寓意好,寓意着人丁兴健康长寿!
今日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日子。通过揭秘不洗、要忌、要躲等背后的文化含义,让人们不仅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敬畏之心,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应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元素,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点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