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名小学生集体不上课,这是怎么回事?

2025-10-29 16:23  头条

近日,江西南昌一小学某班级的家长让他们的小孩集体罢课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事情的起因,是该班级转入了一名"特殊儿童",该学生经常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大喊大叫,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其他同学无法安静学习。家长们多次与校方沟通无果,于是让孩子集体罢课,以此来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重视。

据了解,该班级共有50名学生参与了罢课。也就是说,除了那名新转进来的"特殊儿童"外,该班级其他学生都不去上课了。

果然,这种做法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当地教体局回应称:已知晓此事,正在积极处理。

那些发起集体罢课的家长表示,并非歧视(那名"特殊儿童"),实在是(对孩子)影响太大,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班级里有"特殊儿童"引发学生集体事件了。

今年9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小学某班级,就因为班里有一名多动症学生,长期扰乱课堂秩序,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其他孩子无法安静学习,且其还会殴打其他孩子,家长多次向学校反映无果,于是在忍了4年后,决定通过让孩子集体罢课的形式进行抵制,要求学校妥善解决。

2024年3月,同样是武汉,武昌区一小学某班级也有一名多动症学生,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和殴打同学,影响师生的教学和学习不说,还经常有学生被其打伤,家长多次与校方沟通无果,于是开学时46名家长便通过让孩子罢课的方式,联名要求一名学生转学或离校。

从此前类似的处理结果来看,无论其他"正常"的学生和家长再怎么反对,让"特殊学生"转学或离校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按照《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殊儿童跟普通学生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权拒收任何一个特殊儿童。

学校能够做的,就是晓之以理,让"正常"学生和家长接受学校里、班级里存在"特殊儿童"。

这类事情的一再发生,反映了我国到了必须补齐特殊教育的短板的时候了。

站在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角度,让学生和家长尝试去接纳"特殊学生"是无奈之举,因为法律有规定。

从那些"特殊儿童"家长的角度考虑,坚持让他们的孩子在普通教育学校就读也无可厚非,因为法律赋予了他们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并且在普通教育学校就读,他们的孩子才更像正常孩子。同时,他们也希望在跟正常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孩子也会变得正常起来。

可保护了个别"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后,却对其他孩子造成了影响。由于"特殊儿童"控制不住自己,在教室内跑动,甚至动手打其他同学,不仅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也伤及他们的人身安全。并且这种局面往往不会因为老师、家长、学生的善意和理解就能改变,因为"特殊儿童"控制不住自己。

回顾此前的类似事件,并不是老师、家长、学生歧视"特殊儿童",确实是"特殊儿童"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家长们一忍再忍,最终忍不住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又处理不好,才不得已走上罢课。

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应该是让"特殊儿童"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本身就是为特殊人群建设的,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师资团队、课程设置,都最适合特殊儿童,在这些学校里,他们既可以享受到与其他正常孩子同样的教育服务,又能够在老师们的悉心照顾下,病情得到控制、缓解或者避免恶化,甚至得到彻底的矫治,最终学会跟正常人打交道,直至融入社会。

"特殊儿童"去特殊教育学校,在正常孩子普通教育学校上学,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但比较可惜的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数量还比较少,具备矫治多动症、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更加少之又少,加上社会对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的偏见,导致了绝大多数特殊儿童只能到普通教育学校里就读,或者说他们的家长不愿意送他们的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

总而言之,要避免家长为抵制"特殊学生"而让孩子集体罢课的情况再次发生,不仅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补齐特殊教育的短板,同时也要加强社会的宣传引导,消除民众对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