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众:
段学长,我想您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人,现在AI相关领域也有很多投资和创业。我之前也跟一些VC交流过,作为硕士生,我考虑过日后出国深造的机会。但在这个时代的机遇不等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继续追求我的学业,还是选择创业抓住机会而放弃我的学业?
段永平:
这个不知道,这是取决于你。我认识一个人,也算是球友,在LSI,他在Stanford读博士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企业的老总跟他聊了两个小时想把他挖走。可是他是台湾人,他觉得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先完成学业。跟他聊了两个小时的那个人叫Bill Gates,他没有去,他一辈子都在后悔这件事情,我猜,不知道。所以这个完全是你的决定,但是呢,他如果是碰见这个假的,他去了,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对不对?学业也没完成,对吧?所以你也不知道,这是你要自己去判断什么是对的事情,你要想你的场面。想十年二十年,而不是只看眼前这点利益。你说拿学位也是对的,但是呢,如果Bill Gates这个人跟你聊了两个小时,你都没有被打动,那你确实是愚蠢的,这个毫无疑问。你就完全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脑子就只想着那一点点的小利益,对不对?要拿一个博士学位啊,不然你对不起家里了,家长肯定都是......可是你这件事都已经发生了嘛,那时候微软还不是很厉害。就如果他去了微软,他可能就是微软前十好的员工,那你想他得多厉害,他就是比现在的CEO,比什么李开复这些人都要早了。
现场观众: 所以人生还是有很多的机遇和运气在。
段永平: 反正最终你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那个人。
现场观众: 其实我平时是常住北京,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然后我昨天特地从北京过来,今天下午就要回去,我是特意回来见你,所以我觉得我这个决定非常正确,非常感谢你,谢谢。
女主持人:
好,谢谢这位同学。刚才大家真的太热情了,还有很多问题又塞到了我的手里。这里我最后两个机会,一个机会给到我手上的问题,一个机会给到台下的同学。我先问掉我手上的这个问题啊,这是一位校友,他想请问段学长的是,拼多多和步步高OPPO、vivo都把本分当作企业文化,但是在企业经营上有很大的不同,请问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段永平:
我们公司我很清楚,拼多多的情况我确实不太知道他们具体的东西。因为很多人跟我讲这个,我说人家的用户越来越多,那么多人喜欢用它,你非说它不对,到底是啥意思?我知道,像黄峥最早开始商业的时候,你比如说他做拼好货的时候,他是非常关心农业的这个东西,他就是想把农产品发出去。他真的做了很多事情,包括他现在做的很多基础建设都是跟这个有关的。做拼多多的时候,是我投了他。但我投他并不是事先知道的,有一天通电话,我问他在干嘛,他说在做这个。我说这不就是以前的拼好货吗?他说对,但是现在有一点不一样,做的东西多一点。他希望我能投他们,我就问他能挣钱吗?他说不知道,但用户成长非常快,很多人喜欢用,供应商也很开心,原来不好卖的东西卖出去了。
尤其是农产品,他们最早是农产品起步的。你想,农民的橘子卖不动就会烂掉,所有水果都是一样,通过他们的渠道,他们确实做得很好。他让我加入,我问能赚钱吗?他说不知道。我听了成长的速度后说,好吧,我就把它当公益做吧,因为那么快的成长速度表示是在做好事。如果赚钱了,我就把它捐到我的基金里,当公益了。如果我赚钱,但是帮了那么多人,那也算是做了公益。
然后我给他提了个条件,说你想让我投多少,你就再投多少。他其实并不是因为缺钱找我,而是为了把我拉进去做投资人。当然这个故事大家不要往外说,我不该说,我给忘了这事。这里没有什么,是在早年上市之前的事情,跟上市没有关系。我算回答这个问题了,我觉得他们做的事情,我不是很了解,也不了解细节。实际上他确实厉害,用户量等一直在涨,那些不喜欢的人也没试过,很多人从来没有,就觉得那就是坏,我很难理解这种事情。
现场观众: 因为我也认识黄铮。
段永平:
各种各样的标案我也和黄铮他们交流过。我听说了,首先我不好评价,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是大部分供应商还是认真在那里待着。这是第一。第二,他们的竞争环境可能更恶劣一些。我们的供应商很少,我们非常注重让供应商满意。相比之下,很多供应商会有意见。你告诉我有多少吧,对吧。如果有一万个供应商有意见,那可能有五百万个供应商。所以从这个角度,你可能能够理解,但是具体怎么回事我不知道,所以我没办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但是我觉得黄铮不是一个趋利的人,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他不是为了挣钱,他也不会蒙你。前段时间听说狂调的时候,很多人质疑这是不是一个骗局,我说别的我不知道,但这一点我很确定,他不是骗人的。他们说那些东西是真的,但是你喜不喜欢那件事,那是你的问题,这是你的选择,对吧。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最后一个提问,真的是最后一个了。要不段学长您来选择最后一个提问。
我选那边走廊上那个穿黑衣服的同学。
现场观众:
段学长好,我是一个大一的软件工程学生,刚入大学,有时候会有些迷茫。大学这几年我究竟要做什么?前几天读到黄铮一篇反思他中学和大学的文章,他说在追求第一和努力做一个好决定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损失了很多逆凡、捣蛋、纯粹享受青春的时光。六十跟万岁是个好哲学,这是我在很多年后才慢慢悟到的。我也听到段学长您说,大学更重要的可能并不只是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学习学习的方法。我觉得这对我是一方面,但如果对于我未来的发展来说,如果我想加入一个我喜欢的、可能比较好的公司,他们肯定也会对我提出一些硬性的要求,那么这两者之间是不是需要一个平衡?
段永平:
大概到大三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当初准备考大学的过程很开心、很充实,但上大学后就很迷茫,尤其是我学的专业并不是我未来想从事的。到大三下半个学期,我才意识到,乐趣其实来自于过程。同时,我也在大三时发现,要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怎么说呢,迷茫是正常的。
那你说与喜欢的公司之间的关系,对方如何要求你?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你能再重复一下吗?
现场观众: 比方说,现在的学生群体,他们是否在综合能力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规范的要求?
段永平:
这个我还不知道,因为每个公司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对吧?你喜欢那个公司,你不是得知道他们喜欢你什么吗?我怎么会知道呢?所以是需要你去了解的。我确实见过很多人去找工作,哎,我喜欢你们公司,我说,那你喜欢啥呀?他说不出来。你说,那不就是想找份工作嘛,对吧?和你喜欢那家公司,你一定有你喜欢的理由的。那你去做什么工作?比方说,你是个软件工程师,对吧?你说你是软件工程师吗?有的是软件工程师。那你该学AI了,AI将来就替代了你。吓唬你,说这玩意。我不知道,我真的是觉得,就是你自己要想,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啊,如果你是一个很大的擅长是写代码,那你可能真的需要找点别的事。但是你足够聪明,那你肯定是可以找得到的。我见过好多人改行,改到边儿都找不着的。但是人家一样可以做得很成功啊。你看我们系的,我们班的那个,龚建平是吧?到日本做的,就是跟原来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人家成了世界级的专家,这也是一样的。可以了吗?谢谢。谢谢。
男主持人:
再次感谢段学长的回答,坚持做对的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对。相信在未来,求是学子们也将继续遵循您的本分一词,欲行欲远。也感谢段学长今天抽出时间与我们见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