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弃美选欧砸91亿美元买防空系统

2025-09-15 14:26  头条

美国军工巨头最近丢了一笔大单,而且丢得相当难看。

9月12日,丹麦政府正式宣布,放弃购买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决定花费高达91亿美元采购欧洲自己制造的防空系统。这是丹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军购订单,意义非凡。

消息一出,媒体纷纷用"打击"、"折戟"来形容美国的这次失败。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北约成员国,丹麦为什么不买美国的"爱国者"导弹,转而投向欧洲的怀抱?

这背后,和特朗普当年那个"吞并"格陵兰岛的疯狂想法,还真脱不了关系。

价格太贵、交货太慢,丹麦直言"不买账"

丹麦国防部采购办公室负责人佩尔·普格霍尔姆·奥尔森说得很直白:不选美国导弹,是因为"价格更高和交付时间更长"。

说白了,就是性价比不行。

丹麦计划采购8套中远程防空系统。他们选择了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SAMP-T远程防空系统,中程系统则将从挪威、德国或法国中挑选。

美国的"爱国者"系统在全球名声很响,但价格也同样"响亮"。对于丹麦来说,这是一笔需要精打细算的巨额开支,欧洲产品给出了更优惠的方案,自然成了更理性的选择。

格陵兰岛旧怨:特朗普的"地产商思维"惹的祸

虽然丹麦官员嘴上说"我并不担心采购决定会导致与华盛顿进一步摩擦",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笔军购背后有着微妙的地缘政治考量。

时间倒回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次谈话中,公然提出美国可以考虑"购买"格陵兰岛。这个想法在特朗普看来可能像个"商业提案",但在丹麦人看来,这简直是赤裸裸的侮辱和殖民主义思维。

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土,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特朗普的言论当时立刻引发了丹麦全国的愤怒,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直接回应称这个想法"荒谬",并强调"格陵兰岛不属于丹麦,它是格陵兰人的岛。它不能被出售"。

这场外交风波,直接导致特朗普原定对丹麦的国事访问被取消。特朗普气急败坏,在推特上骂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的言论"恶心"、"令人反感"。

这条旧伤疤,至今没有完全愈合。

欧洲防务自主:丹麦用订单投下信任票

丹麦的选择,除了价格因素和旧怨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趋势:欧洲正在加速推进防务自主。

美国"政治"新闻网就点出了关键:丹麦是除法国和意大利外第一个购买SAMP-T远程防空系统的欧洲国家。这对法国政府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而对美国政府则是一个"打击"。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国深感安全焦虑,同时也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美国。加强欧洲自身的军工生产能力,实现关键武器装备的"自主可控",已经成为欧盟的战略目标。丹麦这笔天价订单,正是用真金白银为欧洲防务自主投下了信任票。

特朗普的"野心"还能实现吗?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不能。

格陵兰岛问题涉及国际法、民族自决权和地缘政治,绝非一桩可以"买卖"的房地产交易。特朗普的"地产商思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显得格格不入,也完全低估了一个主权国家的民族尊严。

格陵兰岛的资源和战略地位确实诱人,但国际社会早已不是19世纪殖民主义盛行的时代。任何关于领土的交易都会引发巨大的国际争议和地缘政治动荡,美国很难承受这样的代价。

更何况,格陵兰人自己的意愿才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格陵兰岛的主流民意是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治乃至最终独立,而不是从一个国家被"卖"到另一个国家。

丹麦的这次军购决定,是一次基于国家利益、性价比和地缘政治综合考量的理性选择。它既是对欧洲军工实力的认可,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国过去傲慢态度的一次回应。

特朗普"购买"格陵兰岛的闹剧,看似是一个孤立的外交笑话,但其带来的信任损害和负面印象是真实而长久的。国际关系终究是人与人的关系,尊重,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基石。

这笔91亿美元的订单告诉我们:在军火市场和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客户,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懂得尊重,本身就是为了维护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