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表示,他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耐心“正在耗尽”

2025-09-15 17:54  头条

美俄阿拉斯加峰会还未"满月",特朗普又翻脸?声称耐心耗尽,对普京不再心慈手软,扬言要"搞垮俄经济,封锁俄石油"。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自己对普京的耐心正在耗尽】

这场态度大反转的背后,俄乌和谈的死局真能靠制裁打破吗?

据参考消息网9月13日援引俄新社报道,特朗普9月12日接受福克斯新闻直播采访时,展开一份皱巴巴的谈判时间表,首次公开承认对普京的耐心"正在快速耗尽"。

他当场抛出"第二阶段对俄制裁"计划,核心直指俄罗斯石油贸易,试图用经济施压逼俄方重回谈判桌。特朗普还抱怨"8月18日白宫三方会议后,泽连斯基与普京团队仍拒绝直接对话",言语间满是调解无果的懊恼。

这场态度转向早有伏笔。8月15日阿拉斯加的三小时特普会,曾被特朗普包装成"俄乌和谈突破口",他当时高调宣称 "双边会谈即将落地",却对普京提出的"会谈必须在莫斯科举行"这一关键条件避而不谈。

当泽连斯基以"领土争议未明确"为由拒绝赴俄谈判时,特朗普私下向助手抱怨"普京的主场要求是对乌克兰的羞辱",却无力推动任何一方妥协。这场被寄予厚望的峰会,最终成了向选民承诺的"空头支票"。

特朗普想要继续靠对俄制裁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方法来促使俄乌双方坐上谈判桌,甚至在停火协议中签字画押,早已被现实击碎。

今年3月,他以"节省开支"为由暂停价值12亿美元的对乌军援,本想向俄方传递施压信号,却被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解读为"美国对调解失去信心的软弱表现",反而让战场僵持局面延续更久。

就连针对印度购买俄油加征50%关税的"二级制裁"也彻底失效。路透社数据显示,印度7月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达207万桶,同比增长12%,俄原油在印度进口总量中占比已达44%。

而俄印两国今年刚签署史上最大原油供应协议,俄油每月将向印度信实工业交付8万至10万吨原油,年交易额约130亿美元。这场制裁不仅没切断俄能源收入,还让美印关系出现裂痕,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嘲讽"西方预测的俄经济崩溃从未实现"。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特朗普始终将这场牵涉历史积怨的冲突简化成"可议价的商业交易",忽视了俄乌核心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实际上俄乌短期内实现停火的可能性,正被多重矛盾不断压缩。领土争议是绕不开的死结--俄罗斯坚持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现状不可改变,泽连斯基若妥协将面临国内民众抗议,甚至动摇执政基础。

更关键的是,冲突早已超越双边范畴:9月10日波兰无人机事件后,北约启动第四条集体防御条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日宣布推进第19轮对俄制裁,计划加快淘汰俄化石燃料、打击俄"影子舰队"。

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近1700亿欧元军事和财政支持,还计划用冻结的俄资产为乌提供"赔偿贷款"。西方阵营的强硬姿态,让俄方更难在和谈中让步。

【北约秘书长吕特】

而美国自身立场矛盾更添混乱--既想靠制裁削弱俄罗斯,又怕与俄彻底决裂影响全球战略,这种摇摆让特朗普政策反复无常,俄乌双方对其调解可信度的质疑与日俱增。

《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特朗普对普京耐心耗尽、放言石油制裁,本质上是"速战速决"政治算计挫败后的情绪宣泄。他或许没意识到,俄乌冲突从来不是靠"经济大棒"就能摆平的简单博弈。正如中方强调的,"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法"。

若特朗普执意推进石油制裁,不仅可能推高国际油价、加剧全球能源紧张,更会让本就脆弱的和谈渠道彻底关闭。

这场制裁与反制的循环将把冲突推向何方?恐怕还需看各方能否跳出"施压-对抗"的怪圈,找到真正的妥协空间。毕竟俄乌冲突的解铃之道,从来不在制裁清单上,而在平等对话的谈判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