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真来了?中国52米“黑影”横空出世,全球战略格局恐要变天

2025-10-23 09:12  头条

中国航空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在2025年10月19日,被美国媒体称为:GJ-X无人机首次被拍到飞行的照片,又一款国产先进无人机亮相。外媒《亚洲防务安全》在2025年10月21日的报道将其称为"沉默巨人",估计因其个头大,其翼展达到42米,机长20至25米,比肩美军B-2轰炸机,故称为"巨人";再加上神秘,没有任何文字介绍,明显采用隐身设计,也就是"沉默"。外媒报道中称其试飞时,没有传统喷气式飞机通常会产生的排气或发动机噪音,怀疑应用了静音发动机系统和新的消声技术,最后才是现在的绰号,"沉默巨人"倒是有几分贴切。

中国"沉默巨人"已首飞(《亚洲防务安全》报道截图)

国内媒体报道截图

各国媒体曾经相当期待轰-20轰炸机的亮相,如今却发现没等到轰-20轰炸机,"沉默巨人"无人机却突然出现。在2025年9月被卫星首次拍到,由于没有任何相关型号的消息,故而被称为:GJ-X,如今中国"沉默巨人"无人机已经完成首飞。

外媒报道中的试飞配图

《亚洲防务安全》对此的评价为:"这是中国军事能力重大飞跃的里程碑式一步,中国空军自主空战能力的重大飞跃,引发印度-太平洋地区力量失衡,颠覆印太空战规则"。

GJ-X无人机采用独特的气动设计,称为"曲柄风筝"设计,充分的隐身设计等,如今重点在其用途的评估。目前不同媒体对GJ-X无人机用途猜测都不一样,分歧相当明显。

GJ-X的猜测设想图

《亚洲防务安全》认为,它不是一架普通的无人机,而是一个战略平台,属于全新级别的无人机,对起飞重量估计在20至30吨之间,有效载荷能力4吨。这个评估要比美国媒体《战区》的"无人战略轰炸机"的要低了许多,明显认为其起飞重量不大。不过这些外媒分析的共同点为,作战能力强,可以携带多种弹药,还可以挂电子战吊舱,具有大航程的特点。

由于《亚洲防务安全》对GJ-X无人机的起飞重量评估过低,不将其归类为战略轰炸机,而是大型战术机,估计航程超过7000公里,巡航速度0.8马赫,属于战役战术级别。与无人战略轰炸机的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

大型飞翼无人机,我们有很多款,所以需要找准定位

如果按此定位,它可以担任攻击、监视等任务,既可以成为反航母作战的重要一员,更可以作为"忠诚僚机",与歼-20战斗机协同作战。这等于说,GJ-X无人机是介于攻击-11无人机与轰-20轰炸机之间的型号,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外媒对GJ-X无人机的认知分歧完全可以理解,只因外界给中国的了解不足,以前都是习惯进行低估,如今看到中国崛起了,有点不适应,估计还要等上几年,才能适应中国的变化。

不管怎么说,GJ-X无人机在未来的作战体系中,将占据重要的位置,也将充实了无人机作战体系。从小型战术无人机到高空战略无人战斗机可以提升中国空军在亚太地区的投射能力,而不再依赖有人驾驶飞机。

无人机占据优势的时代已经来临

按《亚洲防务安全》的观点,GJ-X无人机不仅是一项工程壮举,也是一项理论变革,使中国空军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进攻。虽然GJ-X无人机才开始试飞,许多技术问题尚需解决,但是一旦解决技术问题,可能就会引入大规模生产,参考中国航空业的制造能力,可能会大规模装备,2030年前后,可能就会投入现役,快速形成战斗力。

虽然外媒在对GJ-X无人机的定位,存在不小分歧,但是对GJ-X无人机的评价真不低,有说"中国隐身技术和远程自主空战领域崛起的象征",也有说"中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胆、最先进的作战无人机系统之一",这类评估来之不易,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搞了几十年的努力,在隐身技术领域也有超过30年的研发,这算不断积累的结果。表面上看,中国无人机技术在近十年内,快速更新,创造了全新的记录,很少注意到这背后的努力有多大。

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以前外媒总说,中国模仿西方设计,如今中国走向全新的道路,不再有模仿的机会,只是自主创新,成为被模仿的对象。GJ-X无人机的出现给外媒更多是惊讶或者说是"惊吓",可能意味着,航空技术的有人驾驶时代即将结束。

中国航空技术进步很快,这让《亚洲防务安全》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轨迹,到2020年代末至2030年代初,新一代无人机将增强中国的远程打击能力,这个预言可能被事实证明有点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