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既撇清了自己的责任,又能把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引向美国,可谓一举两得。毕竟美国在这场冲突中可是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卖武器给欧洲和乌克兰,一边吸引欧洲企业转移过去,欧洲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最后一步拉拢俄罗斯也很有讲究,欧洲很清楚不能把俄罗斯逼到绝路,得让俄罗斯保持一定的实力,这样拉拢过来才有意义。
如果俄罗斯被彻底消耗殆尽,对欧洲来说反而少了一个可以制衡美国的力量。所以现在欧洲开始关注甚至认可俄罗斯的诉求,不再一味强调"击败俄罗斯",而是更多地提到"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关切"。

但这套操作真能让欧洲万事大吉吗?显然没那么简单。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26日的专访中就直接戳破了欧洲的小算盘,他认为乌欧突然提议停火,只是因为当前乌克兰在前线处于劣势,想为补充武器库存争取时间。
拉夫罗夫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欧洲一边谈停火,一边却没停止对乌的军事支持,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怎么可能赢得俄罗斯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现在各方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地缘惯性让谁都很难跳出这台战争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