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中,几乎所有曾经是列强的国家都在我们的国土上犯下了难以泯灭的罪行,但在这么多年过去之后,貌似只有中日之间的仇怨始终无法消解。
甚至于有的日本学者还问出了为什么同样都是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中国只恨日本的问题,这个问题看着是一个疑问句,实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陈述句,至于其原因就藏在日本身上。
1、中日之间的"未解之谜"
一直以来,中日之间的关系都显得十分尴尬,虽然两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建交,但如今提及日本人,所有国人想到的还是他们过去对中国做的一切恶行。
尤其是在今年,正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各种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都纷纷聚焦到过去日本所犯下的种种恶行上。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不忘耻辱,但是在日本人的眼里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或许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中国人依旧对日本人抱有严重的负面形象,甚至只恨日本?
毕竟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也不只有日本对中国发起了侵略和殖民,如今的大多数西方国家也是造成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
这个问题几乎是中日之间的未解之谜了,但事实真的像他们疑惑的那样是未解之谜吗?真相又是什么呢?
2、根本的区别
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过近代史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日本出现的频率几乎都快超过一半了,只不过不是因为什么好事,而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侵略罪行。
就像日本的某些学者提出的问题一样,西方大多数国家也对中国进行过侵略,怎么中国不恨他们呢?实际上不是不恨,只是侵略的根本原因不一样,犯下的罪行也不一样罢了。
1840年,一个重要的节点,那是中国被迫打开中国国门,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让人记忆深刻的事情。
但结合当时各国的历史以及国际趋势,西方列强的侵入是为了获得资本积累,打开中国市场,简单的说,就是为了给本国的产品建立起一个输出地,这个地方什么都可以没有,劳动力和市场是不能没有的。
所以,在除了日本以外的列强身上,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对中国财富或者对经济的掠夺,但日本显然不一样。
作为和我国一样的东亚国家,日本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着密切的交流,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还向我国朝贡。
可以说,在日本入侵中国之前,中国还处于强盛阶段的时候,中日两国就好像大哥和小弟的关系一样。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朝的闭关锁国让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成了砧板上的鱼肉,而日本却通过改革逐渐强于中国,便有了取代中国地位的意思。
也就是说,日本从来图谋的都不是中国的财富或是市场,亦或是长久的经济利益,他们图谋的向来都是"亡国灭种",只不过是披上了和西方列强一样的外壳罢了。
也是因为如此,这就注定了中日之间长久的缠缠绵绵,甚至到如今,两国的怨恨都无法消弭,这也是中国人至始至终对日本人带有负面印象的原因之一。
而如果要追溯一下这段渊源的开始,你就得从清末时期开始说起了。那个时候的日本刚刚开始明治维新没几年,就让日本从一个封建社会国家转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但即使这样,日本却并没有专注于发展本国的各项事业,而是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对外政策,更是第一个就剑指中国。
就这样,从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地区以来到1945年彻底投降退出中国,日本竟然足足和中国纠缠了71年,这怎么不算是一种坚持呢?
而在这期间,虽然中国也承受着西方列强的压迫,但与日本比起来,似乎是九牛一毛,毕竟他们只是求财,日本不仅求财还要命。
最典型的就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不仅对中国的军队发起了残酷的进攻,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给中国的每一位国民身上都烙上了深沉的烙印。
自那以后,日本就尝到了甜头,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抗日战争发生的那十几年之间。
十四年抗战期间,日军打着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实际上做出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屠杀事件,光是南京大屠杀中,就有三十多万人死于日军的刀枪之下,而在屠杀之后,整个南京城几乎无人生还。
从这一次的大屠杀中我们就能看出,日本人要的根本不是什么东亚共荣,或是简单的利益,而是中国的这片领土收归于他们之手,也因为如此,他们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无忌惮的进行屠杀。
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以及1939年左右开始实行的"三光政策",其实剑指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命,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诛心之举。
诛心和经济掠夺,孰轻孰重,想必许多人都得到了自己的答案。然而更可气的是,多年以后的侵略者以及侵略者的后代们竟然妄图通过各种手段粉饰太平,刻意抹去这段历史,实在让人气愤至极。
就算是如今,中日已经建交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的学习教材中还是对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等罪行缄口不言,或者直接将本国的侵略行为标榜为国家强大的光荣时刻。
更有甚者,日本国内到现在还有靖国神社这种地方的存在,而在那里面,供奉着的居然是在中国犯下众多罪行的侵略者们。
所以,日本学者与其问为什么中国人只恨日本人,不如让日本本国的侵略者以及侵略者后代们直面侵略的历史,这个问题或许早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