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方连发6条反制通知;10月10日,中方再次宣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前前后后7条反制快报被送进白宫,收到消息的特朗普,这次竟然罕见沉默了起来,社交媒体上都没有发帖谈及此事。
先说说10月9日中方发布的6份公告。第一份公告:将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纳入管制范围。第二份公告:聚焦稀土相关技术的出口限制。
同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又联合发布了四份公告:对五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对部分稀土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对锂电池相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对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这6份公告的相同之处为,都围绕着"稀土及相关产业链"来说的。不管是稀土原料、稀土设备、稀土技术,还是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都属于稀土产业链或关键下游环节。我方的核心逻辑是,掌握关键资源和技术,就能影响整个产业链的供应安全。
另外,这几份公告都强调出口管控。无论是境外稀土物项、技术,还是设备、材料,都明确提出出口管制。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控制关键资源流向,防止被用于军事敏感领域或战略竞争。
最后,都带有国家安全和战略考量。官方表述中都提到"涉及国家安全、国际防扩散义务、军民两用属性"。也就是说我方此举不仅是经济管控,更是政治、战略上的安排。
我方为何这样做?一来,保护国家核心资源和技术,毕竟稀土及关键技术是中国的战略资源,对军工、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出口管控,能有效防止技术和资源外流到敏感或潜在对手国家。
二来,维护供应链安全和产业优势,控制出口,既保护国内产业,又给国际供应链安全带话语权。
第三,在中美贸易、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这也是向国际社会和潜在对手传递战略信号,即便,中国有能力掌控关键资源。如果外部施压或打压,中国可以打开工具箱,用稀土来做应对。
再看看10月10日的特别港务费,征收对象为所有具有美国背景的公司,也就是无论是美国人直接拥有、美国企业运营、美国旗帜,或者美国控制的公司拥有,只要靠中国港口都得交这笔额外港务费。
那么,为何要收这笔钱?美国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加收港口服务费。我方此举,属于以牙还牙,保护自身企业利益。美国的收费增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航运成本,影响正常运营。征收美国船舶特别港务费,是让美国企业感受到同样成本压力,维护公平。总之,这笔钱不是为了赚外汇,而是对等反制美国对中国船舶加收费用,保护自身企业利益,同时向美方和国际社会传递明确的主权和谈判信号。
收到中方7份反制的特朗普,关键时刻缄默不言了。这是因为中方送进白宫的7条反制快报,不是普通通报,而是直接针对美方行动的对等反制措施。对特朗普来说,这种消息不能随便回应,一旦表态就可能引发政治、经济甚至舆论连锁反应。
10月正值美国国内对中美关系高度关注阶段,任何公开回应都可能被解读为弱势或妥协。特朗普若贸然回应,很有可能会被国内鹰派指责为对华软弱。
总之,特朗普罕见沉默,不是无动于衷,而是面对中方高强度对等反制措施,不便轻易表态,同时也是在观察形势、稳住谈判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