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阿拉斯加会谈后,特朗普说暂不针对中国购买俄油加税,印度也松了口气,以为会放自己一马。可美财长一句话,将印度的美梦打碎,还顺便补了一刀,中印真的不一样。
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采访时,当众指责印度,称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大量购买低价俄罗斯石油,然后转手卖出牟取暴利,这种情况不可接受,必须被制裁。
贝森特指责印度"不可接受"
贝森特指出,同样是购买俄油,但印度和中国有本质区别。俄乌冲突爆发前,中国进口俄油的占比大约在13%-15.5%,冲突爆发后,由于价格实惠,虽然中方也加大进口俄油,但也只是增加到16%,这是正常现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反观印度,从俄乌战前的进口量俄油占比1%,直接飙升到42%,这明显不是国内需求,而是投机倒把赚差价。最后贝森特还特意点明,靠着这个渠道,印度的富裕阶层赚了很多钱,至少超过160亿美元。
这一席话,可谓把印度的遮羞布彻底撕掉。但是,印度不是第一天才当"二道贩子",美国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啥现在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呢?
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因素还是5.7空战。
印巴冲突爆发前,美国副总统万斯曾以印度女婿的身份,对印度进行访问,结果没过多久,印巴冲突就爆发了,这说明什么?印巴冲突本质上就是美国对印度的测试,是搅乱中国周边的一次大冒险,结果以惨败而告终。至此,印度在美国眼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美国和巴基斯坦打得火热
一方面,西方不会继续军事加码支持印度,否则哪天F-35也被击落怎么办?另一方面,当初大量资本投印,支持莫迪连任,就是因为印度反华金身未破,咬牙也要撑下去,就赌中国会先输。
可如今,5.7一战西方幻影彻底破灭,印度真相毕露,西方自然也就不演了,该制裁制裁,该罗罪罗罪,统统都给印度安排上。本来美国就对印度倒卖石油不满,印度还奉行"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都别带回家",还对别国进口征收超高关税,不打你打谁?
而另一边,美国却和巴基斯坦打得火热。短短两个月里,巴基斯坦陆军元帅穆尼尔两度到访美国,还在白宫与特朗普一对一会晤,并共进午餐。美国国务院还宣布将俾路支解放军纳入恐怖组织名单。在此之前,美国刚和巴方签署了一份联合开发石油的协议。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项目地点就定在俾路支省,瓜达尔港附近。而巴方情报显示,俾路支深度参与了当地的石油走私,是该组织的重要经费来源。
特朗普要赚钱
因此基本捋出一条线,5.7空战后,八成有人向特朗普献计,美国可以自己赚倒卖石油钱,而且不光俄油,伊朗油也可以。现成的瓜达尔港,俄油7折,美军第五舰队一摆,伊朗油不得5折,卖给中国、卖给欧洲都是必赢的买卖。
这个时候,一切是不是都能解释得通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美国打击俾路支,特朗普喊话要把出产的石油出口给印度。至于中国,买谁的石油都是买,美军还顺便摧毁了俾路支,受益的是"一带一路"项目,印度则被迫向中方、金砖靠拢。只能说,一切都是利益说话。
而当"针对印度"摆上台面后,美国也不端着了,原定于25日至29日访问印度的贸易谈判代表,也取消了行程,美印双边贸易被推迟。
回过头来再看,当初美方信誓旦旦说要对中国加征"二级关税",也没有了下文。而原因也绝非贝森特所说的,中国增长量小,本质上还是美国啃不动中国。
制裁中国,中国就买不到便宜的油气,中国工业制造品成本上升,就会造成全球物价上涨, 最终会推升美国通胀。最重要的是,中国手里的反制工具太多,还有美国急需的稀土,中美经贸关系正在缓和,美国不会贸然惹怒中国。
苏杰生回答涉美俄敏感问题
还记得在去年的慕尼黑会议上,一次小组讨论中,现场主持人当着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面,特意提问苏杰生,印度是如何做到,在与美国日益密切的关系之中,仍与俄罗斯持续贸易的呢?
布林肯笑了,苏杰生则洋洋自得地说:"这是一个问题吗?为什么这会是一个问题?如果我足够聪明,以至于有多重选择,你应该佩服我,而不应批评我。"不知这一次,凭着印度的聪明才智会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