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处暑,记得:2衣不穿、3物常吃

2025-08-22 14:45  头条

明天就是处暑了。

这个节气的名字很直接,意思是"暑气将尽"。可别高兴太早,它不是说天气立马转凉,而是提醒我们,身体的节奏,也要跟着天时调整了。

从处暑开始,湿热渐退,早晚微凉,昼夜温差变大。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才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中医讲"秋主肺",肺喜润怕燥。如果这个时节调养不当,很容易伤肺、伤胃、伤元气。尤其是老人、孩子、慢病人群,一不留神就可能为整个秋冬埋下病根。

那到底怎么吃、怎么养,才能顺利过渡、安稳入秋?

吃这3样,是顺时养肺的好选择

说到吃,咱们还是得讲究个"应时应景"。处暑之后,阳气收敛、燥气渐起,饮食调养也该从"清热祛湿"转向"润肺养阴"。

别担心,不用大补,也不需要买贵的。下面这3样,家家都能吃,关键是吃得对。

  1. 秋梨:天然润肺药,别光拿来生吃

处暑后,最值得端上餐桌的一样东西,就是梨。

它性凉、味甘,有很好的清热润肺作用。医学上也有研究发现,梨中的多酚类物质和果胶成分,对缓解咽干咳嗽、促进肠道蠕动都有积极作用。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梨是寒性的,脾胃虚寒或秋凉体弱的人,直接生吃反而容易腹泻或胃胀。

建议吃法:煮着吃、炖着吃更合适。

比如用雪梨一个、川贝3克、冰糖适量,隔水炖40分钟。这道"川贝炖梨",在不少老中医眼里,就是入秋润肺的经典方子,尤其适合孩子、老人、干咳人群。

记住:吃梨润肺,但别贪凉。

  1. 百合:不是装饰花,而是"肺部软黄金"

很多人不知道,市场上卖的"百合",不仅能吃,而且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润肺良药"。

《本草纲目》记载:"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现代研究也证实,百合中含有皂苷、多糖等成分,对肺部黏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能辅助调节免疫和抗氧化。

但不是所有百合都好。新鲜百合水分足,润肺效果更好;干百合则要泡透蒸煮,才不至于上火。

建议吃法:百合银耳羹、百合南瓜粥,这些低脂高纤的做法,都温润适口、养肺不腻。

别小看这一口软糯,它正是秋季养生的温柔一刀。

  1. 莲藕:别再只当凉菜,它是秋补的"通气管"

处暑之后,莲藕应季上市,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但很多人没吃对--一味凉拌,反而容易寒胃滞气。

其实,煮熟后的藕性温健脾,能通气血、润肠胃,尤其适合秋季"脾困不运"的人群。

现代营养学也认为,藕富含膳食纤维、钾元素和多酚物质,对调节血压、改善肠道菌群有帮助。

建议吃法:藕片炖排骨、糯米酿藕、清炒藕丁,都是秋季进补又不油腻的好选择。

莲藕通气,百合润肺,梨子清燥--这三样,不仅应季,更是顺时养生的智慧。

明日处暑,记得"2衣不穿"

一,不穿破洞的衣服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街上开始流行了破洞的衣服,很多人把这当做时尚和潮流,不过穿衣戴帽个人喜好,穿破洞服装也无可厚非。

不过明日七月初一进入处暑节气,这天是祈求五谷丰登和财源广进的日子,并且还是祭祀月的开始,因此这天是不适合穿破洞的衣服,按照民间老人的说法,这天穿破洞衣服属于漏财。

二,不穿过于艳丽的服装

明日七月初一进入到处暑节气,这天因为是祈求丰收,以及开始准备祭祀的时候,所以衣着讲究庄严素雅一些,避免穿着大红大紫过于艳丽的服饰,以免被人指指点点。

在民间的传统习俗当中,农历七月因为是祭祖的月份,这个月的夜晚是不适合穿过于艳丽的服装出门的,因为容易引起别人的注目和指点,而这个月的夜晚被人背后指点和议论,显得特别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