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直接婉拒,普京挂断四国电话,新的"担保国"诞生了,特朗普的态度果然不简单!
最近围绕俄乌停火协议的讨论中,有个问题挺有意思--中国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在外交部记者会上,俄媒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答很干脆,中方立场一贯明确,继续劝和促谈,推动危机政治解决。说白了,咱们没接这个茬儿。
再看俄罗斯那边,普京的动作也挺耐人寻味。与特朗普谈完了之后,双方并没有签什么协议。同时,在这之后,又与四国进行了通话,其中就有美国!
另一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有了新进展。英国在2024年就和乌克兰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安全保障条约,成为首个吃螃蟹的国家。条约里提到了海军合作、情报共享,还有战后的安全保障条款。现在虽然美国和欧盟在援助上有些磕磕绊绊,但英国的态度倒是挺坚决,继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说到美国,特朗普的态度可就不简单了。8月,他在白宫和泽连斯基以及欧洲多国领导人会谈时,提出俄乌不需要先停火,可以直接进入和平谈判。他还说,美国愿意协助欧洲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欧洲得挑大梁。更戏剧性的是,会谈中途他突然中断,跑去和普京通了40分钟电话,把欧洲领导人晾在一边,欧洲的话语权似乎有点尴尬。
为啥中国不愿意当这个安全保障者呢?这里面有咱们的考量。咱们一直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乌克兰问题得由俄乌双方自己谈。而且安全保障可不是小事儿,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军事责任。就像英国的条约里,不仅要提供资金、武器,还得在战后自动增加援助和制裁。咱要是接了这活儿,很可能就被绑进这场冲突里了。
再看看俄罗斯,普京在和特朗普通话时,虽然同意提升俄乌谈判代表级别,但对停火和安全保障的态度还是很谨慎。他强调和平协议得消除危机根源,也就是得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利益。这和西方只想着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可不一样,两边的立场差着十万八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