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退休的老年人又开始上班了,开启了人生的“第二赛道”

2025-10-09 14:13  头条

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换了个收银员,抬头一看竟是刚退休半年的张叔。他穿着干净的工服,麻利地扫码结算,笑着说:"在家待着浑身不自在,不如来这儿干点活,每天都有奔头。"如今走在街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社区里帮人挂号陪诊的"银发陪诊师",线上给孩子批改作业的退休教师,小区里打理花草的物业帮手--第一批退休的老年人,没选择在家含饴弄孙、遛鸟种花,反而纷纷重返职场,开启了人生的"第二赛道"。

老年人再就业,早已跳出"为生计奔波"的旧印象,更多是主动寻求"价值感"的选择。张叔退休前是单位的会计,刚闲下来那阵,每天除了遛弯就是看电视,不到一个月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后来便利店招收银员,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应聘,没想到干得格外顺手:"每天和街坊邻居聊几句,收账记账都是老本行,感觉自己还没被社会淘汰。"这正是很多退休老人的心声--工作了大半辈子,突然脱离社会节奏,容易陷入失落感,而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恰恰能填补这份空虚。

就像53岁的李阿姨,退休后在家待了一年,总念叨"浑身没劲",后来成了社区的"银发分享者",拍家常菜教程、教邻居腌咸菜,短视频平台上攒了不少粉丝,还能接几条老年用品广告,每月能赚6000多块。她说:"不是缺这俩钱,而是每次有人说'阿姨你教的方法真好用',就觉得特别开心,比在家闷着强百倍。"这种"被需要"的成就感,远比金钱更能滋养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