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激光武器普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烟雾、云层、降雨或空气中的其他微粒,都可能导致激光束散射并降低其作战效能。此外,激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随着距离增加,功率也会自然衰减。要研发出可投入实战、性能可靠的激光武器系统(尤其是需在海上长期部署、耐受海水侵蚀的舰载系统),其精密的自适应光学设备还面临诸多挑战。
各国海军对激光武器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在无人机和导弹威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即便拥有多层防御体系的先进战舰,虽属全球防护能力最强的装备之一,却也面临极高威胁。为战舰加装激光武器作为近程防御手段,被视为极具战略价值的举措。不过,舰载激光武器在能源供应、冷却系统及空间占用方面,也面临独特挑战。
从理论上讲,大功率激光定向能武器的优势在陆基和空基领域同样适用,因此LY-1也可能具备陆基部署潜力。在此次阅兵中,该激光武器搭载于一款专用八轮机动底盘上,呈现出公路机动能力。相比之下,一同亮相的HQ-10舰载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或其模型),其展示形态更偏向于陈列,而非实战部署状态。
将舰载武器系统(尤其是近程防御系统)改装为陆基版本,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先例。例如,美国陆军的"百夫长"系统,就是在美海军及多国海军列装的"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配备20毫米火神炮)基础上研发的陆基版本。中国此前也已将国产舰载速射炮近程防御系统改装为陆基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