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到底打算让乌克兰未来成为什么样子?
9月4日,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极具风险的话,他表示,只要有美国帮助,乌克兰完全可以变成韩国那样的国家。
更具争议的是,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甚至不惜主动介入南海事务,得罪中国也要获得美国支持让俄罗斯再也站不起来。
然而,这种"投名状",看似上是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实际则把乌克兰推入了更深的泥潭之中……
泽连斯基的"韩国梦"
俄乌冲突的硝烟依旧弥漫,战局的走向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就在这片焦灼的土地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法国媒体,向世界抛出了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石破天惊的构想。
他宣称,只要有美国的帮助,乌克兰就能复制"韩国模式",从废墟中崛起。这个说法瞬间引爆了国际舆论,因为它不仅暗示了基辅方面已经在思考战后重建,更透露出这场冲突可能会旷日持久。
这个听起来很美的"韩国梦",与其说是一个发展蓝图,不如说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喊话。
它背后隐藏着乌克兰在全球地缘政治棋盘上,为求生存而进行的一场高风险赌博,充满了对历史的误读、对大国的误判,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某种误解。
韩国梦做起来香,代价呢?
在泽连斯基的设想里,韩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榜样。他眼中看到的,是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如何从一个贫困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与科技强国,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
他坚信,这一切成功的关键在于,韩国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盟友--美国。正是美国提供的安全庇护,特别是像"爱国者"导弹这样的强大防空系统,才让韩国能安心发展。
因此,他也迫切希望乌克兰能得到同样的安全保障和防空保护伞。然而,泽连斯基或许只看到了韩国模式光鲜亮丽的一面,却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份沉重的代价。
上世纪50年代的战争结束后,美军便在韩国长期驻扎,至今仍未离开。更关键的是,美军牢牢掌握着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
尽管李在明政府曾多次与五角大楼协商,希望能收回这份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但对方始终没有松口。
韩国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不完全主权"的状态,是因为它时刻面临着来自朝鲜的极端军事威胁,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乌克兰和韩国的处境,根本不是一回事。韩国地处亚太心脏地带,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支点,战略价值非凡。而乌克兰则身处东欧前线,与俄罗斯的历史纠葛千丝万缕,根本无法切割。
这种地缘位置的根本差异,决定了美国对其长期投入的战略意愿,完全是两码事。
南海这步棋,下得有点险
为了说服美国继续投入资源,泽连斯基不仅描绘了"韩国梦"的蓝图,更在行动上递交了一份份量极重的"投名状"。
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尤利娅透露,乌菲两国即将签署一份防务合作协议,内容石破天惊。协议的核心,是乌克兰将在菲律宾设立无人机生产基地,并提供全套技术支持。
此举的意图昭然若揭,就是帮助菲律宾提升在南海的无人机作战能力。要知道,南海问题是中国核心战略利益所在,乌克兰的这一脚,无疑是踩在了最敏感的神经上。
这步棋被普遍解读为,乌克兰在向美国表忠心。它试图证明,自己不仅能在欧洲对抗俄罗斯,还能在亚太方向配合美国,牵制中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泽连斯基就已动作频频。
他曾在访美前夕,一口气宣布制裁10家中国企业,冻结资产、停止贸易长达10年。他还曾明确拒绝中国成为俄乌和平谈判中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之一,甚至公开指责中国未阻止冲突,并声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援助。
乌克兰介入南海,几乎等同于彻底倒向美国,试图用帮助美国制衡中国的方式,来换取更多援助。为了让俄罗斯难受,泽连斯基似乎不惜得罪那个一直期望俄乌和平的中国,这无疑是将其外交缓冲空间彻底堵死。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泽连斯基期待的,或许是美国能像冷战时期那样,不计成本地扶植一个前线国家。但时代变了,美国的战略耐心,早已不如战争初期那般充足。
美国国内日益倾向于关注自身问题,特朗普就曾多次对"继续援乌"表达犹豫。华盛顿当前的地缘战略,优先考虑的是维稳,是避免多线作战。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就曾公开表示,不寻求与中俄直接对抗。
这个信号再明确不过:美国不想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开战,也不准备长期深度地卷入乌克兰问题。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已经明显降温。
从2024年底至今,美国国会批准对乌军援的方案时,几度陷入僵局,白宫在行动上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成本核算"的倾向。特朗普曾多次喊话,欧洲应该为乌克兰承担更多责任,美国不能再"无限出血"。
这背后是美国面临的高达37万亿美元的国债压力,国内的社会福利、医保、国防预算都面临紧缩。连马斯克都警告,美国的债务恶化可能导致系统性崩溃。
美国可以为了其亚太战略核心,长期防守韩国,但要在乌克兰身上投入几十年,那是另一个层级的战略抉择。更何况,美国正准备启动美日韩"自由之刃"联合演习,其矛头指向谁,不言而喻。
普京的耐心条快见底了
就在乌克兰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西方时,俄罗斯的情况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普京在93阅兵后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了朝鲜的全力支持,还和中国签下了天然气大单。
近期的战场表现,让很多人认为冲突的天平已倒向俄方,战事或许即将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官方至今仍称其为"特别军事行动",从未宣布全国进入战时总动员。这意味着,俄罗斯的全部军事潜力远未动用,国内社会也未陷入全面战争状态。
在西方严厉制裁下,俄罗斯依靠与中国、印度和中东的能源合作,维持了内部控制,经济并未崩溃。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遭受重创,人口大量外流,战线反复拉锯,整个社会的疲劳感与日俱增。
欧洲的支持也已到了瓶颈。英国和法国的年财政赤字接近2000亿美元,德国经济萎靡不振,整个欧洲的经济增长率不足1%。这种情况下,欧洲能给乌克兰的援助只会越来越少。
俄罗斯如今已具备单独作战并取胜的能力。普京的耐心也已严重不足,他曾表示不排除用武力手段来结束这场冲突。回想当初,俄罗斯也曾提议,乌克兰只要不加入北约,就可以加入欧盟。
如果乌克兰选择全面倒向美国,甚至以得罪中国作为"跳板",恐怕只会招致俄罗斯更猛烈的打击。
泽连斯基的"韩国梦",在当前全球格局下,更像是一厢情愿的海市蜃楼。它基于对历史的片面解读,对大国意图的严重误判,以及对自身困境的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