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郑丽文当选下任国民党主席。结果公布后,郑丽文连夜喊话民进党:让两岸不再有战火。那么,高票当选后,郑丽文向外界释放了哪些信号?在她的领导下,蓝营政策风向又将发生哪些转变?
10月18日晚,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如期揭晓。"改革派"候选人郑丽文以50.15%的支持率高票当选,成为国民党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党主席。据报道,胜选后第一时间,郑丽文现身国民党中央党部谢票,对一众支持者表达了感谢,并向民进党隔空喊话:呼吁赖清德当局将政党政治从恶斗拉回正轨,不要再打"仇中反中牌",让两岸不再有战火。
要知道,郑丽文能以巨大优势战胜背靠地方派系支持的郝龙斌,成为蓝营历史上首位具有"由绿转蓝"背景的党主席,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的加持。首先,广大年轻选民对国民党传统官僚体系强烈不满,迫切呼吁世代交替,而善用媒体操作、网络声量值高的郑丽文,刚好契合了他们对蓝营领导层换届的诉求。
选战打响之初,郑丽文就打出了"青壮世代接班"的旗号,并承诺当选后推动"新人新政",为党内具有潜力的新人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这让蓝营年轻群体看到了一个公平公开竞争的机会,也让部分支持"世代交替"的党员自动"弃保"--放弃罗智强集中投票给郑丽文。
其次,呼吁国民党进行大规模改革、以"战斗形象"对抗民进党的基层选民越来越多,而郑丽文在党内改革上更具魄力。相较于从政经验丰富,更擅长整合党内各方势力的郝龙斌,郑丽文明显更擅长"破局"。报道称,早在"大罢免"期间,郑丽文就积极组织了在野阵营联盟,并争取到了一众非绿阵营意见领袖的支持。此外,郑丽文还以敢说敢做的形象,征得了大批深蓝选民认可,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能带领国民党跟民进党斗到底的人选。
最后,是在民进党当局常年推行"台独""去中化"论调的今天,郑丽文不仅立场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人",还坚决对"台独"说不,这让岛内反"独"选民感到了振奋。选前最后两天,郑丽文先后拜会了党内两位大佬--洪秀柱和马英九,并当着两人的面,重申了自己力推两岸沟通交流,践行九二共识基本路线的决心。
总而言之,郑丽文高票胜选是蓝营改革的客观诉求所致,也是两岸同胞相向而行这一民意趋势的必然结果。她在胜选后第一时间团结蓝营内部力量,并就两岸关系现状向民进党当局发出警告,是因为她很清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对话,是台湾主流民意的鲜明诉求,也是自己就任国民党主席后的工作重心之一。
当然,尽管郑丽文的一系列改革理念获得了蓝营选民广泛支持,但她毕竟缺乏组织经验和广阔的人脉支持,要整合党内力量、组织改革、践行自己的两岸政策主张,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她来说,在与民进党斗争前,还是要先说服党内接受自己的政见主张,避免保守势力反弹。毕竟只有更好地整合岛内在野力量、提升自身领导力,才能将岛内主流民意中"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一"最大公约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