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热”“哪吒热”之后,游科要掀起一场“钟馗热”吗?(2)

2025-08-20 16:43  齐鲁壹点

从影视到游戏,钟馗的"配角"状态

作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重要角色,钟馗相传为唐初终南山人,其"打鬼驱邪、镇宅赐福"的核心设定深入人心,是传统文化中辨识度极高的符号。但长期以来,这一形象在文化IP开发中始终处于"配角化"状态,与孙悟空、哪吒等角色的"主角光环"形成鲜明对比。

在影视领域,钟馗的IP开发差距尤为明显。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哪吒IP电影斩获高额票房,不仅在国内引发观影热潮,更成功出海走向国际市场;孙悟空IP则依托《西游记》相关电视剧与电影的持续改编,长期占据大众文化视野,相关影视衍生品市场规模庞大。反观钟馗,虽有《钟馗降魔》《九叔之钟馗归来》等以其为主角的影视作品问世,却未能形成持续影响力,既无票房爆发力,也未实现破圈传播,与"悟空热""哪吒热"的现象级效应相去甚远。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海报

相较于影视领域的低迷,钟馗在游戏领域的表现相对活跃。在《王者荣耀》中,他以游走型英雄定位登场,是一位策略性极强的控制角色;《神都夜行录》将其设计为"SSR级"妖灵,为游戏注入浓厚文化氛围;此外,在《非人学园》《封神召唤师》《阴阳师》《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等多款游戏中,均有基于自身世界观打造的钟馗形象。不过这些角色虽覆盖范围广泛,却未形成足够的人气爆发力,也未能推动钟馗IP突破小众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