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公开表示,愿意接受各种形式的会谈安排,甚至不再坚持此前的强硬立场,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在白宫与特朗普针锋相对,拒绝向俄罗斯做出任何妥协。
今年2月28日泽连斯基的访美之行彻底成了一场外交灾难,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当着全球媒体的面,对这位战时总统进行了轮番斥责。
特朗普甚至大喊"你在拿数百万人的生命当赌注,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当赌注",泽连斯基试图反驳但声音几乎被特朗普完全压制,这场会谈不仅没能签署原定的矿产协议,泽连斯基还被要求提前离开白宫。
争吵发生后美国中情局局长宣布已经暂停与乌克兰分享情报,这意在向泽连斯基施压,推动他与俄罗斯举行和平谈判,失去美国情报支持,对依赖西方武器和信息优势的乌克兰来说,无异于被抽掉了半条命。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公开表示,自泽连斯基被命令离开白宫后,美方再没有与乌克兰任何官员交谈,华盛顿的冷遇,让泽连斯基意识到,失去美国这个最大金主,乌克兰会非常难走。
战场上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今年10月俄罗斯再次袭击了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和苏梅州的能源基础设施,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甚至宣布在全国实施紧急断电。
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乌克兰平民伤亡总数较去年同期增幅达40%,仅7月单月的平民伤亡数字就创下三年多来的最高纪录,俄军持续的空袭让乌克兰的能源系统濒临崩溃,民众在寒冬中断电断暖,国内的战争疲劳情绪日益加重。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直接对话,通话持续一个半小时,到了8月15日两人甚至在阿拉斯加举行了面对面的峰会。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却越来越冷淡。原本承诺提供的战斧导弹不了了之,特朗普拒绝的理由是不愿让俄乌战争升级:很明显普京对特朗普的警告起了作用。能源合作、矿产开发、北极资源,特朗普更看重与普京的"大生意",乌克兰只是这笔交易中的筹码。
欧洲盟友的支持也在悄然松动,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乌克兰三年来共接受了2670亿欧元援助,但长期的消耗让欧洲各国财政吃紧,民众也产生了援助疲劳。
没有美国的武器供应,欧盟就算想出钱也无能为力,泽连斯基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少:矿产协议早已签下,欧洲支持开始动摇,美国又铁了心要与俄罗斯谈和,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写在了美俄的菜单上。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10月17日泽连斯基在会见特朗普后表态称,他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愿意接受任何能让他们更接近和平的形式,这和他此前坚持的"不向俄罗斯做任何妥协"形成了对比。
今年5月他甚至公开表示,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同俄罗斯开展"任何形式"的谈判,从强硬到妥协,泽连斯基的态度转变不是他突然开窍了,而是现实把他逼到了墙角:继续打下去,乌克兰很可能国将不国;不接受谈判,美国的援助就会彻底断流。
泽连斯基的态度转变是残酷现实的必然结果,当最大的靠山转身拥抱对手,当战场形势日益恶化,当国内民众在寒冬中挨饿受冻,再强硬的姿态也只能是强弩之末。
和平谈判或许充满妥协和无奈,但对饱受战火摧残的乌克兰人民来说,结束战争、重建家园才是最迫切的希望,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勇气不仅在于战斗,更在于知道何时该为人民争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