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教科书 日本制造集体性历史失忆 日本民众需要知道真相!(3)

2025-08-15 10:51  环球时报

日本主流教科书怎样描述南京大屠杀?

以"南京大屠杀"为例,《环球时报》记者对比了日本几家主要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对战争史实的不同表述: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注脚:此时,日军不断进行掠夺、施暴,还杀害了许多俘虏和普通民众(包括女性)(南京事件)。(山川出版社)

"(日军)占领了南京。在南京,不仅士兵,许多平民也遭到杀害(南京事件)。"/注脚:这一事件遭到各国谴责,但直到战争结束,日本国民都不知情。包括死亡人数在内的整体情况仍在持续调查和研究中。(帝国书院)

"(日军)扩大战线,在12月占领的首都南京,除俘虏外,还杀害了众多居民(南京事件)。"/注脚:当时,这一事件并未告知日本国民。战后,审判中提交了当时的调查资料,后续研究发现,部队及官兵的日记中也记载了各种杀害事例。不过,对于不为人知的杀害事件有多少、整体情况应如何把握等问题,仍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部分。(日本文教出版)

"1937年年末(日军)占领了首都南京,在这一过程中,杀害了包括女性、儿童等普通民众以及俘虏在内的众多中国人(南京事件)。"/注脚: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南京大屠杀"。关于受害者人数,尽管进行了各种调查和研究,但至今尚未确定。(东京书籍)

日本"儿童与教科书全国网络21世纪"事务局局长糀谷阳子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各种版本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徐可越摄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除了东京书籍在注脚部分提及"南京大屠杀"之外,其余教科书全部使用"南京事件"的表述,在提及遇难者人数时都使用"许多""存在各种说法""仍在持续调查和研究中""尚未确定"等表述方式。

"2014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一年修订了《教科书审定标准》。"糀谷阳子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据此标准,教科书在记述近现代历史事件中那些"存在不同说法的"数字等内容时,必须表明"没有达成共识",不得使用"可能让儿童或学生产生误解"的表述。从那以后,几乎所有教科书都不再写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