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十年的"安美经中"
事实上,韩国在中美之间的"两头走"并非始于李在明。回顾近十年的中韩关系,2016年"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危机爆发,使两国关系骤降至冰点,自此埋下波折的开端。
2017年文在寅上台后,着力修复中韩经贸关系,推动两国贸易额逐步回升。但在安全领域,文在寅政府仍然维持与美国的紧密同盟关系。
2022年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政策方向再次调整。 尹锡悦明显倾向美国,加强美韩军事合作,甚至提出"延伸威慑"概念,这引起了中方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安全领域中,在美国与盟友间矛盾最为突出的军费和安保问题上,特朗普想要的显然更多。他曾要求首尔支付50亿甚至100亿美元用于驻韩美军的维护,并强势推行韩美同盟现代化,将韩国推向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此外,目前约有2.85万名美军士兵驻扎在韩国,《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仍然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
驻韩美军
李在明的"外交构想"是否可行?
项昊宇认为,李在明时期的外交路线不会改变韩美同盟的优先位置,但会更加强调灵活务实性,努力在中美之间努力实现左右逢源,两头讨好,以实现韩国利益的最大化。
在项昊宇看来,美国会欢迎韩国在安全和经济上向美靠拢的态度,同时会继续对韩国施加压力,以确保韩国在安全战略和经贸政策等方面符合美国的利益。
"在安全上,美国可能会继续要求韩国增加国防开支,为驻韩美军支付更多费用,并且更加积极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在经贸上,美国会重点要求韩方加快落实这次双边贸易协议中达成的对美投资和能源采购计划。"项昊宇说。
回看近期韩美之间的系列动作,一方面,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采购10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还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等做法。项昊宇指出,这些举措一方面是为了美方在关税和安保领域对韩手下留情,但特朗普显然对韩要求不止于经贸领域,他还希望韩国在国防开支、驻韩美军基地所有权等问题上满足其需求,这对韩国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尤其是想要取得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这触及韩国的主权底线。
"这次李在明访美虽然涉险过关,但鉴于特朗普的善变和对盟友予取予求的一贯做派,恐怕韩方未来还会面临来自美方的各种无理要求,韩美关系前景难言乐观。"项昊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