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断供发动机后,巴基斯坦如何实现逆袭突围?

2025-08-29 20:29  头条

8月15号是印度的"独立日",在做发言时,印度总理莫迪说了一番狠话。莫迪表示,印度决定不再容忍核威胁,很长时间里,(对印度的)核讹诈一直存在,但现在这种讹诈不会再被容忍!莫迪的这番发言,显然是对巴基斯坦军方言论的回应。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在几天前访问美国期间表示,伊斯兰堡将不计一切代价捍卫自身水资源权利,放话准备用导弹摧毁印度在上游修建的水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穆尼尔还宣称,如果巴基斯坦感到自己在走向毁灭,作为一个核国家,巴国将拉着半个世界一起走向毁灭!

显然,莫迪和巴基斯坦军方杠上了,双方都在努力向对方示威,巴基斯坦希望突出自己拥有核武器这一点,而莫迪则摆出一副"我不允许你搞核威胁"的面孔。考虑到在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之后,双边关系急剧恶化,莫迪这个时候再次对巴基斯坦释放威胁信号,有可能导致局势紧张升级。那么,印巴两国再这么互怼下去,双方是否真的会走向大规模冲突,甚至是核战争呢?我们只能说这种概率不是没有,但非常之低,印巴不断打"口水战"和炫耀武力,主要目的是威慑对手,并对内展示强硬的领导形象,尽管言辞上都挺激烈,但双方真正爆发核冲突的概率很低。彼此都清楚核战争意味着"相互毁灭",后果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的。

事实上,印巴最大的风险,不是蓄意发动的核战,而是由于误判和沟通不畅,引发常规军事冲突,今年5月的冲突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次冲突尽管没有酿成严重后果,但也让南亚局势一度陷入恐慌,不排除印巴未来发生比今年5月规模更大的军事冲突,光是印度考虑切断水源的做法,就有可能引发局势失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普遍认为巴基斯坦在今年5月的冲突中占了上风,但在和印度的战略对峙中,巴基斯坦处在非常不利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巴基斯坦的体量太小了,印度人口是巴基斯坦的五倍多,土地面积是巴基斯坦的接近4倍,一旦边境的小规模冲突演变为大规模长期冲突,巴基斯坦必然落入下风。

在这个前提下,巴基斯坦军方近期的一个举动非常值得讨论。近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宣布成立陆军火箭军,这支新部队将专门掌管巴基斯坦常规冲突中的导弹战斗能力,号称将"将装备现代技术",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毫无疑问,这支部队的成立就是冲着印度来的,原本巴基斯坦的导弹力量分散在多个单位,成立独立的火箭军可以将所有导弹的作战指挥统一起来,形成一股更专业、反应更迅速的打击力量。巴基斯坦此举最核心的目的,是依靠强大的"常规精确打击"能力,迅速对印度造成不可接受的常规破坏,争取战略主动。

从本质上说,巴基斯坦新锐火箭军的成立,还是巴基斯坦非对称战略的一部分,旨在以更好的质量,抵消印度在规模上的优势。至少目前来看,巴基斯坦的这一套战略是非常有效的,印度哪怕在规模上占据压倒性优势,但在两国的对抗中,新德里当局不能完全占据上风,只能和巴基斯坦维持均势。对于总体实力处于劣势的巴基斯坦而言,能够维持这样的局面已经是一个值得夸奖的成就了,也许新锐火箭军的成立,能让巴基斯坦更加稳固地执行这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