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一件糟糕的事:《哪吒3》会再度打破纪录,但中国电影只有一个"哪吒"
2025春节档创造历史,接下来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先说故事的第一层,《哪吒3》和《唐探4》,还会继续爆。
《哪吒2》已经打造出国漫经典王炸模板:它足够好笑、也足够热血,特效比前作更燃,细腻的亲情与友情被包裹在动画的外皮下力度却丝毫不减。
小镇做题家申公豹、帅气龙王敖光、狠辣女反派敖闰、天真烂漫申小豹、萌物土拨鼠等角色不断出圈,情感浓度更是滔天。
如此尊重观众又能满足观众的佳作本就罕见,而《哪吒2》大结局露出的金箍棒已经为《哪吒3》再破记录做了最好的铺垫:两大天庭反骨仔联手,加上饺子稳定的发挥,想不破记录都难。
至于《唐探》IP,在经历一次成功的激活后,不仅再度激发观众兴趣,更进一步拓展唐探宇宙,
可以说这场游戏的主动权,重回陈思诚手中。
有两盘好菜在前面等着,这自然是中国电影的好消息。
再说另一层:在等待《哪吒3》的这几年,恐怕会出现更多套路公式,同质化的"卖座爆款"。
它们从风格到笑点,从演员到结尾,都恐怕高度相似,相似到让人似曾相识,又让人索然无味。
而这,绝对是中国电影的坏消息。
《哪吒2》创下的市场奇迹让人惊艳,但是周期长达5年,对于当下供给严重跟不上观众需求的中国电影行业来说,仅有一个《哪吒2》或者《流浪地球2》是远远不够的。
春节档的盛况告诉我们,不是观众不看电影了,而是观众今后会把手里的钱,更集中地投给好片。
但这种能够大卖的好电影,又那么少。
结果就是:春节档的门槛高了,但是留给创作者的创作路径反倒变窄了。
因为更多的制片方,会量身定做下一部《哪吒》,可小哪吒本就不是量身定做出来的,是一场自发的奇迹。
而奇迹,从不会第二次迈入同样的河流。
于是最糟糕的情形就是:《哪吒3》登场之前,烂片依然烂得千姿百态,而好片开始好得千篇一律。
这是今年春节档产生出的新困境:所有后来者都想走套路变成哪吒,可哪吒是个反骨仔,他从来不走套路。
我们也不是害怕套路,而是怕巨大的成功先例,让所有电影,只剩套路。
所以未来会怎样呢?不知道。
中国电影的丰富和进步,需要更多电影像哪吒一样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知天高地厚,才有可能捅破天,而接下来中国电影需要担心的,恐怕是太多电影,太知道天高地厚了。
好在这届观众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日子,去等待《哪吒3》的下一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