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可看的电影,如果不做好舆情风险管理,就可能莫名输给舆情。
因为舆情,就是春节档的票房十绝阵,十绝阵出,寸土不留。
05、难再撼动的类型电影票房天花板
春节档里的失意者,各有各的故事。
而接下来的两部影片,也未必是输给质量,而是输给了再难被打破的类型周期律。
某种意义上,过去几年春节档,是不断破局的过程。
《红海行动》打破了军事动作片不能出现在春节档的定律。
《流浪地球2》则打破了科幻电影票房天花板。
这给了业界一种错觉,似乎所有电影,都可以出现在春节档。
实际上,春节档这碗饭,并不是所有类型都能吃的,而随着国产类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地壳运动基本结束,类型片,尤其是类型片在春节档的票房天花板,也重新划定。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射雕》和《蛟龙行动》。
这是两部都不应该出现在春节档的电影,前者应该去暑期档,而后者应该去国庆档。
但两片最大的短板,在于类型。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虽然有肖战粉丝加成,但其所属的武侠类型的票房天花板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影》,也仅为6亿票房。
所以从一开始,徐克这部电影要攻破的,就是近年持续萎靡的武侠片票房瓶颈。
结果在肖战粉丝的力挺下,影片预售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预售成绩为3.5亿元(影史排名第五位),在今年春节档排第一。
但预售成绩并未成功转化为广泛的路人缘。
这是武侠电影市场的残酷性--即使再强大的粉丝,也无法直接唤醒武侠市场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