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检处,旅客们翻找着行李箱中的充电宝,有人匆忙撕开产品包装盒,有人将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扔进自弃箱。民航局发布公告:自6月28日起,严禁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6月30日,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安检区已排起长队。准备飞往上海的王先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只知道有一批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之前也没注意过充电宝上是否有3C标识:"安检员拿着我的充电宝反复检查,最后指着那个不起眼的角落说'缺CCC标志'。"他两年前购买的这款知名品牌充电宝,因缺少新规要求的认证标识,最终只能自弃充电宝过安检。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国内航班区域不同,国际航班旅客暂未受新规影响,且现场未见相关提示标识。"国际航班不查充电宝3C标识。"30日,深圳飞大阪的旅客杨曦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是29日的飞机,过安检的时候,安检人员并未查看3C。"我的充电宝没有3C标识,只看了我的品牌是不是属于召回的系列。"
安全新门槛 民航局新规执行
3C认证,这个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自2001年12月3日诞生以来,已成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标志性的菱形边框内含"CCC"字母的标识,代表着产品通过了最基础的安全认证。
2023年8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将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正式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政策给予了一年过渡期,到2024年8月1日后,无3C认证的充电宝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