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域方面,2019年早发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美洲、大洋洲和西欧。
研究显示,中低收入国家也受到影响,50岁以下人群死亡率最高的是大洋洲、东欧和中亚。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就健康状况不佳和死亡人数而言,早发癌症对女性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
根据过去三十年观察到的趋势,研究人员估计,到2030年,全球新发早发癌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将分别再增加31%和21%,其中40多岁的人群面临的风险最大。
癌症逐渐年轻化与6个因素密不可分
上述研究人员指出,遗传只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高红肉、
高盐、
低水果和低牛奶的饮食,
饮酒和吸烟是导致早发性癌症主要危险因素;
缺乏运动、
超重等也是相关因素。
目前,对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
红肉、加工肉类吃太多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就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2018年WCRF/AICR报告指出,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克,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推荐每周吃白肉2~4次,但不超过5次;每次50g~100克,不要超过100克。
吃得太咸,盐摄入过多
吃得太咸,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盐渍肉、咸菜。
2022年4月,江西省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红兵教授等人刊发在《食品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盐条件能促进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