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有一个名为兰哈龙(Lanjarón)的宁静小镇。这个以富含矿物质温泉闻名的地方,却因一项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特殊法令引发关注--禁止居民在当地死亡。
1999年,时任镇长何塞·鲁比欧(José Rubio)面临一个棘手难题:小镇上唯一的一座公墓已经完全饱和,没有新的墓穴可供使用。而当地政府迟迟未能获得批准或找到合适的土地来扩建或新建墓地。在这个现实困境下,鲁比欧镇长颁布了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政令:要求兰哈龙的居民"务必照顾好身体,避免死亡",并明确提出"禁止在兰哈龙镇内死亡"。这项法令的初衷,是以一种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向更高级别的政府施压,呼吁其正视并解决小镇居民身后无处安葬的紧迫问题。
时光荏苒,距离法令颁布已过去26年(截至2025年)。兰哈龙镇的殡葬困境却依然未得到根本解决,那座小小的墓园仍然是居民唯一的归宿。近年来,小镇凭借优质的温泉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业逐渐兴旺。也正是随着外界关注度的提升,这项尘封已久的"禁死令"被重新挖掘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好奇与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兰哈龙并非全球唯一试图"禁止死亡"的地方。在遥远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北极圈内的隆伊尔城(Longyearbyen)也存在类似禁令。其背后的原因更具科学警示意义:该地区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永久冻土层。尸体埋入后无法自然分解,低温环境反而成了保存致命微生物的"冰箱"。研究人员甚至从埋葬于此的死者体内成功提取到了1917年致命流感病毒(西班牙流感)的活性样本。为了防止古老病毒解冻后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灾难,当地政府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禁止在隆伊尔城死亡和埋葬尸体。临终的居民或病重者会被转移到挪威大陆的医院。
兰哈龙与隆伊尔城的"禁死令",虽然根源不同--一个源于土地资源与行政效率的困境,一个源于严酷自然环境与病毒存活的威胁--却都揭示了人类社会在面对某些现实局限时,行政手段所能达到的边界以及其中蕴含的无奈与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