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多个国家已收到中国的通知,高市早苗急了,给了中国两个选择

2025-11-27 19:46  头条

11月24日,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山崎和之突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求中国撤回信函。他还说,日本的防卫政策是"专守防卫",不会主动发动战争,所以中国关于"日本未遭攻击也要行使自卫权"的判断是错误的。同时,他还把中国减少人员往来、限制水产品进口的措施定义为"过度反应"。最后还不忘装"好人",宣称日本会通过对话来处理争端。

从他的这封信看来,日本当前不仅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想把整个争端的焦点从"高市是否挑衅中国"转成"中国是否反应过激"。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这本来就是高市早苗一手挑起来的,她于11月7日在国会公开发表错误涉台言论,还暗示日本有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空间。

中方随后多次严正交涉并提出明确抗议,明确要求日方撤回错误言论。但时至今日,高市早苗依然拒绝执行。所以11月2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才直接致函古特雷斯,将高市的答辩定性为"露骨挑衅""极其危险",并指出若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强调,中国将依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行使自卫权,坚定维护自身主权与领土完整。并且这封信已经作为正式文件分发给所有会员国。

同时,中国驻日大使馆也对日本发起了精准反制,在社交平台公开提及《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值得注意的是,敌国条款本身具有历史背景,是当年为防范轴心国再度发动侵略战争设立的特殊条文,条款允许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五常在特定情况下,对德日意采取军事行动,不必经过安理会授权。尽管条款长期被视为历史产物,但从未正式删除,日本也一直希望各国能够推动废除。

因此,在中国驻日大使馆提到敌国条款后,日本直接破防了。沉默了3天后,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直接表态,称不接受中方关于敌国条款的主张,并称相关表述与事实不符。随后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向古特雷斯正式提交反驳信件。

可以说,日本选择将争议带到联合国,这是一种"程序路径"的应对方式,试图把问题引向国际层面。但现实上,这种做法并不会改变结构性矛盾。日方在联合国层面没有足够的支持基础,尤其考虑到敌国条款从未被正式删除,更别说中国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日方试图寻求古特雷斯"主持公道",但联合国秘书长不可能在主权争议中做出带倾向性的判断,尤其涉及两个重要会员国时。

虽然日本致函联合国秘书长,也是想用国际舆论对冲中国压力,但这很难成功。大部分国家对台海问题没有深度理解,只关心自身利益。对他们而言,中国的外交信函是一次明确立场,日本的回信也是一次公开争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因为日本的言论,冒险与中国产生外交冲突。

可以说,日本试图在不利局面中"扳回一局",但选择的方法是把问题推向联合国,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日之争将在三条线上继续推进,第一是外交线,双方还会继续互相发声,日本可能还会继续推动国际平台上的讨论,中方也会继续强调历史责任与政策红线。这场外交争夺不会因为一次信函就结束。

第二是舆论线,日本会继续否认敌国条款,中方会继续强调二战后秩序。两种叙事将继续在媒体和国际论坛上竞争。第三是实际反制线,中国可能会进一步收紧某些领域的合作。而日本也会加快与美国、欧洲的军事与经济对接。双方的结构性矛盾会继续加深。

但需要强调一点,中方始终保持了清晰和克制的节奏,在外交层面发出正式信函,经济上减少交流,贸易上限制水产品,舆论上强调"侵略历史责任",法律层面引用敌国条款,这些全部基于原则和底线,并符合国际关系常识。当前,中方的态度已经摆在台面上,日本的下一步动作,将决定事态走向。台海不是日本可以拿来做政治操作的工具,更不是它扩张军事的正当理由。日本坚持这一方向,中日之间的摩擦只会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