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柬埔寨与泰国都意识到,这场冲突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义。一方面,战争带来的不仅是士兵伤亡,更是对国内经济的直接重创。经济收入骤减,对任何一方都是沉重打击。另一方面,柬泰两国在边境争议上已有长期对抗经验。早在2000年双方就签署了《边境事务谅解备忘录》,2008年柏威夏寺的武装冲突虽然激烈,最终也还是回到了谈判桌前。这种历史经验塑造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武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真要打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
最后,中国推动事态降温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冲突爆发初始,中国就在第一时间通过多边沟通渠道,积极向东盟国家传递"对话解决"信号。这种既帮助搭建"东盟中心"平台,又在幕后与双方分别接触,传递合作意愿与解决思路,有效地稳定了谈判氛围。
而事后,洪森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感谢特朗普"卓越倡议"与美国参与监督机制,同时也特别向中国代表表达敬意,称"中国一直在幕后默默支持,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这番表态可不是简单的外交礼节,更是一种政治信号,中国凭借长期战略互信与区域影响力,成为真正推动和平进程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停火刚刚生效,特朗普立刻自我表彰,声称这是"特朗普总统的和平"。白宫发言人更是煞有介事地表示,要为他申请诺贝尔和平奖。但问题在于美方的嗓门大,并不代表其影响力真有多关键。停火是柬泰在权衡自身利益后,主动作出的决定,硬要说成是美国一手促成,无异于强行蹭功。何况,从更深层次观察,东南亚国家真正欢迎的,是像中国这样的"幕后搭台者",而不是像特朗普这种急于登台"当主角"的做派。
特朗普这种急着抢戏的姿态,生怕别人不知道"和平是他谈成的",但他实际所做的,却是把和平当筹码,用关税威胁逼迫柬泰回谈判桌。这种交易式斡旋不仅不受欢迎,反而让人警惕。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特朗普越是急功近利,就越容易激起更多国家的反感,最终把它们推得更远,让中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不过话说回来,泰柬冲突虽然暂时画上句号,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前线的居民如何安全返回家园?经济损失如何补偿?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又将如何纳入法律与双边分歧解决机制?在停火成为现实之后,泰国和柬埔寨最需要的,是如何将"停火共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联合管理方案,让双方民众感受到和平带来的安全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