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长达4.5小时的会晤结束之后,美俄两国因俄乌冲突而尘封的高层外交渠道,现已正式重启。而且借助这场会晤,美俄双方达成了四大成果,可以概括为:全面修复美俄关系、寻求结束俄乌冲突的方案、为冲突后美俄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与经济合作奠定基础,以及承诺保持沟通接触来推进以上进程。实事求是地讲,这场会晤是俄乌冲突背景下,美俄过去三年来为数不多的"胜利"。
而在这一场"胜利"背后,中方可谓"深藏功与名"。
虽然谈判团队里没有中方的身影,但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是中方向美国提出了举行美俄领导人峰会的建议。此外,美俄这一私下会晤把欧洲和乌克兰都排除在外,这令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十分担忧,而据联合早报2月19日报道,王毅外长借助慕尼黑安全会议这一契机,亲赴欧洲加大斡旋力度,分别会见德法、欧盟、北约、乌克兰多方领导人及外交高层,交换看法。
不难发现,美俄之所以能举行这样一场"破冰"会晤,除去两国对推进和谈有极为强烈的现实需求外,中方的居中调停也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诚然,俄乌冲突和中方相距甚远,并不直接涉及中方周边的地缘政治利益,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方不可能对这场让大量乌克兰人流离失所的冲突置之不理。
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中方这样做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博取外界关注,而是为了真真正正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也是基于同样的考量,近期开启密集出访行程的王毅外长,近期接连对热点问题表态,让"中国声音"响彻国际舞台。
例如,在加沙问题上,王毅外长呼吁各方加快推进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一事上,王毅外长则指出,作为在和平和安全问题上记录最好的大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分歧,坚持为推动热点问题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毅外长这番话不光彰显了大国格局,也主动与美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划清了界限。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主动破坏二战后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凭借强大的国力威逼巴拿马、挪威等国家,试图抢夺领土、破坏主权。以至于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都在批评美国,称如今的美国进退失据,其形象已从解放者沦为横冲直撞的搅局者,最终蜕变成坐收渔利的包租公。
在这种背景下,中方主动站出来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既是当下综合国力的客观体现,也是国际形势的直观要求。就拿乌克兰危机来说,如果美方铁了心抛弃乌克兰不管,那欧洲能凭自身的力量支援乌克兰到底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中方不可能坐视乌克兰危机不断外溢,此时出手实属顺天应时。
但不管怎么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以及安理会改革等事件,都不太可能短时间内见成效,中方为此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恐怕得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被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到。在此之前,一些闲言碎语应该是不会少的,可这并不能阻止中方的具体行动。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新时代的中国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大道上,将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任何杂音都不能阻止中方为世界局势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