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日韩三国发表联合声明,不准中国改变南海现状,另一边,菲律宾飞机闯入黄岩岛,解放军迅速反应,出动海空部队展开警告和驱离。那么,这一系列事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又会如何影响南海的安全格局?
当地时间2月15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韩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决不允许单方面改变印太、南海现状,还强调"台海和平稳定",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中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不容任何诋毁与压制。
或许是有了外部势力的"撑腰",菲律宾便又一次开始了在南海的挑衅和试探,2月18日,菲律宾一架C-208型飞机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面对这种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做出回应,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进行跟踪监视,并对菲律宾飞机进行警告驱离。
中国南部战区的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明确指出,菲律宾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法,也触犯了中国的法律和主权。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律宾的军事挑衅完全无理,且注定会失败。然而,菲律宾却以"鲁莽飞行"一事将责任反过来归咎于中国,称中国海军直升机在南中国海的巡航行为构成"危险飞行",威胁了飞行员和机上记者的安全。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还对中国海军的行动进行了指责,称中国直升机的飞行距离过近,给飞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事实上不难看出,这场"安全威胁"的炒作,完全是菲律宾的政治操弄,试图借此制造国际舆论压力,为自己在南海的行为辩解。
此外,菲律宾也没有忘记在国际舞台"诉苦",就在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菲律宾外长马纳罗就声称,中国的行为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呼吁其他国家遵守该公约,但实际上,菲律宾自己才是那个频繁挑起争端的国家。
从现实来说,菲律宾在不断指责中国的同时,还频繁地进行军事演习,并且不断向域外大国寻求支持,尤其是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越发紧密,这种"挟洋自重"的行为,不仅让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也使得南海的和平稳定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回应则是明确且坚决的。中国一再强调,南海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有权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同时,中国还指出,南海问题本质上是中国与有关当事国之间的领土争议,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完全无视国际法和中国的合法权益。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而不是通过军事手段或外部势力的干预来加剧对抗和紧张局势。
回头来看菲律宾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甚至可以说是自导自演的"安全威胁"。菲律宾一方面通过军事挑衅和与域外国家的合作来增加对中国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政治操控来引导舆论,利用所谓的"安全威胁"来赢得国际支持。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为自己寻找借口,同时也为其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铺平道路。
只不过,对于菲律宾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危险的道路。虽然其短时间能获得外部力量的支持,不过,一来这些国家的支持大多停留在口头,并不能给菲律宾带来实际的帮助,二来,随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域外国家的介入,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地区安全",但实质上却是在加剧南海地区的军事化进程。这不仅让菲律宾的安全形势变得复杂,也可能导致擦枪走火、对抗升级的风险不断增加。
因此,菲律宾必须意识到,在南海问题上,真正能够带来长久和平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军事对抗,而是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实现共赢。南海不需要"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构筑的安全牢笼,也不需要通过加强军事演习来"挟洋自重"。真正的和平与稳定,是通过对话与合作所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挑衅和对抗所能获得的。
总的来说,菲律宾若想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必须放下所谓的"对华强硬"姿态,摒弃军事冒险的思维,转而寻求地区合作与发展。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菲律宾必须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才是获取国际尊重和支持的真正途径,而不是依赖外部势力的支持去挑起冲突、加剧对抗,就看菲政府能否早日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