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年龄从35岁放宽到38岁,背后发生了什么?(2)

2025-10-14 10:47  头条

这是说,"35周岁"之坎,在上述地区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考中不复存在了。因为这些地区放宽了对年龄的限制,将此前的35周岁延至38岁。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将于近期发布招录公告,各地的年度公务员招录工作也将进入公告发布高峰期,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也会陆续发布,可以推断,上述将年龄从35周岁放宽至38岁的条款会出现在更多的公告之中。

多地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打破35周岁门槛的消息传来,舆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吝赞美之词之余,迫不及待地阐释了其深刻意义和积极影响。譬如说,长期以来,"35周岁"的门槛加剧了职场焦虑,甚至造成了人才浪费与断层。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显示,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85年的32.25岁上升到了2022年的39.72岁。一些以从业经验为优势的行业或岗位,放宽年龄限制,不仅是对现实的回应,更可以减少人才浪费;譬如说,放宽年龄限制能够让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能吸纳更多元化的人才,特别是那些具备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大龄新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譬如说,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率先打破年龄限制,对全社会用人单位具有风向标式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推动整个就业市场摒弃年龄歧视,构建更加包容的就业环境。云云,云云。

上述的所谓深刻的现实考量和社会意义的解读,以余观之,实在是自作多情。"35周岁"的职场焦虑、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引导作用,难道在2025年之前不存在吗?当然是存在的。然则此前这些力量为什么没有推动"35周岁"的年龄之坎的转变?为什么改变发生在今年?局限不变,人们的行为不变。多地今年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考年龄从35岁放宽至38岁,必然是因为出现了重大的局限转变。这局限转变是什么?

答案简单不过:从今年的1月1日起,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正式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