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特朗普长达70多分钟的训话,美军四星上将不堪受辱,第二天直接脱军装走人。
近期,两位手握核心战力的四星上将密集离岗--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上将突然宣布离职,而仅在两天前,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上将刚以"个人及家庭因素"为由公开退役计划。
9月25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以"国家安全紧急状态"为由,绕开国会听证程序,下令将全球约800名准将及以上军官全部召回弗吉尼亚州匡蒂科基地,就连驻守北约前沿、负责亚太舰队指挥的将领,都不得不暂时搁置手头的战备部署任务赶回参会。这种规模的高层集中召集,在美军近年历史中极为罕见,也为后续的矛盾冲突埋下伏笔。
会议现场的氛围更让在场将领倍感压力。首先登场的赫格塞思,作为服役时仅获少校军衔的文官,面对台下近千名资深将领,直接抛出10项新指令,内容从强化体能测试标准,到禁止军人留胡须,甚至要求作战岗位军人统一按男性标准考核体能,完全未顾及不同军种、岗位的实际差异。更具挑衅性的是,他明确表示"不认同就辞职腾位",这番带有威胁意味的表态,让习惯以专业能力立足的将领们感到职业尊严被冒犯。
如果说赫格塞思的讲话已是铺垫,那么随后特朗普长达70多分钟的演讲,则彻底点燃了矛盾。他一开场就抱怨"从没进过这么安静的房间",暗示在场将领应主动鼓掌欢呼,言语间透着对军方礼仪的不当干预;接着又以调侃语气说"不想听可以离场,但军旅生涯也就此打住",将个人权威凌驾于军队纪律之上。更关键的是,他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军队"参与解决国内威胁",甚至提议把"危险城市"设为国民警卫队训练场--这直接触碰了美军"不介入国内执法"的百年传统底线,也让在场将领意识到,军队可能被卷入国内政治斗争,专业职能将被扭曲。整场演讲期间,台下始终鸦雀无声,这种反常的沉默,正是将领们用克制表达的强烈不满。
布西耶和芬顿的离职,本质上是职业军人对这种局面的无声反抗。两人的岗位特殊性,更凸显出他们选择背后的考量:布西耶尔掌管美军所有空基、陆基核打击力量,芬顿主导特种作战行动,这些岗位对战略稳定性、专业决策独立性要求极高。但特朗普政府上任后,赫格塞思早已牵头推进大规模人事调整--不仅推动将"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还明确提出要削减20%的四星上将和10%的将级军官,此前已有多名高层因"不符合政治要求"被解职。更让将领们难以接受的是,新出台的国防战略文件,将本土及西半球防御置于优先位置,大幅调低应对潜在对手的战略优先级,连特朗普亲自提拔的参联会主席都公开表达反对。在战略方向朝令夕改、军事决策逐渐被政治忠诚度绑架的背景下,辞职成了布西耶尔、芬顿保留职业尊严的最后选择。
这场人事震动的影响,已远超个人职业生涯范畴,开始渗透到美军实际运作层面。此前赫格塞思解雇的国防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局长职位仍空缺,只能由副手临时接管;如今核心作战部门的上将又接连离任,指挥体系的断层风险持续加剧。特朗普政府看似在按"忠诚度"重塑军队,但职业将领的流失,带走的是数十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战略判断力,以及军队内部的专业传承。从近期美军在加勒比海搞"表演式禁毒"增兵,到为开一场会议急召全球部署将领回国,这些偏离实战需求的操作,已让美军的全球威慑体系出现松动。
Z两位上将脱下的是军装,但留下的是美军指挥体系里难以弥合的裂痕--当政治干预不断挤压军事专业的空间,当战略方向为国内政治需求让步,美军长期依赖的"专业主义传统"正在被削弱。这种深层矛盾若无法化解,不仅会影响军心稳定,更可能让美国的国家安全部署陷入更持久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