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发钱能否扭转生育走势?促进生育率提高关键在哪?(6)

2025-09-09 14:01  钛媒体APP

全民发钱,能否扭转生育走势?

育儿补贴发了,财政钱也出了,系统上线、户籍打通、资格明确--一整套动作连贯、力度不小。

但问题仍然摆在台面上:全民发钱,真的能改变中国的生育率吗?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在人口这件事上,没有奇迹,只有趋势。要扭转趋势,比扭转经济增长还难。

而这个问题,其实别的国家也都问过、试过,甚至摔过跤。

韩国发了钱,也没能止住下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韩国。作为全世界总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韩国在发钱这件事上从不手软。

在韩国婴儿出生第一年,每月发放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第二年发50万韩元,直到满两岁。

可结果是,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一路下滑,2023年,韩国新生儿人数跌破23万,总和生育率(女性一生中预计生育的孩子数量)降至0.72,双双创下有相关记录以来的新低。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开始出现罕见的止跌回升,连续11个月同比增长,结婚人数也同步反弹。

这表明一个事实:发钱不是灵药,但至少能稳住趋势,缓解滑坡,甚至带来微弱反弹。

更重要的是,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发钱、持续发钱,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而在日本,生娃有50万日元(约2.5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儿童,每年享受12-18万日元的持续性育儿补贴。

此外‬,数据显示,北欧及法国近10年家庭福利支出占GDP比例约3%以上,东欧及中欧约为2%,东亚地区仅约1%左右。

李睿指出:关键不在于单笔补贴金额有多高,而在于"制度耐力"是否足够强。

也就是说,育儿补贴必须成为一套稳定、可预期、能累积的"长期政策信用",而不是阶段性冲动。

只有当人们真的相信:"这笔钱明年还会有、后年还会涨、孩子大了还有学前补贴、教育资源也能保障",生育才不会成为"不可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