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之后,谁会选择入股永辉?作为永辉超市调改的学习对象,胖东来成为外界猜测的投资者之一。不过在多个场合,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表达"不能主宰资本就不要上市",在他看来,上市会扭曲企业的价值观,使其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
鉴于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潜在投资者或需高度认同永辉超市当前推行的战略转型方向。针对是否已锁定意向投资者等市场关切问题,截至发稿,永辉超市方面暂未回应。
"爆改"一年后仍然亏损,叶国富的投资却浮盈67亿
引入胖东来模式一年后,永辉超市仍未走出亏损局面。
7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的预亏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永辉超市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3亿元。
2024年同期,永辉超市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3亿元。
不同以往的是,永辉超市披露的亏损原因不再是"零售行业面临巨大压力",而是公司处于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期间多重因素对营收和利润带来了较大程度的短期影响。
2024全年,永辉超市完成31家门店商品结构调整与服务升级,同时关闭门店超200家。2025年上半年,调改的速度在加快。
因看好胖东来模式调改,早在2024年,名创优品已率先押注。
2024年9月23日,名创优品宣布全资子公司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每股2.35元的价格(2024年9月23日收盘价为2.25元/股),接手29.40%永辉超市股份,总代价约为62.70亿元。由此,名创优品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这一战略性收购并未立即获得市场的认可。公告发布一小时后,名创优品美股开盘即遭遇大幅下挫,当晚,名创优品举行电话会议对此宗交易进行说明,创始人兼CEO叶国富在回应质疑时直言,"永辉现在价格是最低点,很多人看不懂,如果大家都能看懂,肯定没我的机会了"。
叶国富认为,中国线下超市面临着20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过去十几年,我走遍了全球,看过各种各样的零售业态和模式之后,我发现比Costco、山姆和Trader Joe's 更优秀的零售模式原来是在中国,那就是胖东来模式。事实上,我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
公布收购的次日(2024年9月24日),永辉超市的股价随即开启了上涨行情,并于2024年12月16日达到名创优品入股以来的最高点7.64元/股。截至2025年7月30日,永辉超市虽已回落至4.88元/股,但相比名创优品的买入价,涨幅依然超过107%,按此计算,这笔收购为名创优品带来的浮盈仍有67.50亿元。
如今,入局永辉超市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根据定增预案,本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前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的金额。
时代财经了解到,永辉超市的每股净资产为0.50元,同时截至目前,永辉超市年内的股价未曾低于4.50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