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采购歼10C前,解放军首次回应

2025-11-02 17:16  头条

最近,我国歼-10战机在国际市场名声大震,这不,印尼也明确了购买意向,而这也说明中国的歼-10战机,通过印巴一战,确实打出了名声。而对于采购歼-10战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中方最近也给出了。

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对印尼采购歼10战机一事,发言人张晓刚回应:"中方对军品出口一向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而接下来,国防部发言人的一句话,几乎是要筛选掉美国盟友,发言人张晓刚表示,"愿与爱好和平的国家分享装备建设新成果",看得出来,这句话背后,是中国军品出口的精准定位,实际上也进一步揭示了出口的筛选标准。

原因很简单,这一条件,无形中将妄图通过武力维护美西方霸权的盟友群体,排除在潜在买家名单之外。因为大多数美国盟友,并不是特别爱好和平,例如像以色列以及北约的一些成员国,而且军火贸易,从来不是简单的商业交易,而是关乎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复杂综合体。

不过,按理来说,歼-10CE能够击落阵风,实战表现优异,本应带来订单激增,但现实却十分复杂。目前,除了巴基斯坦外,尚未有其他国家成功采购歼-10系列战机。埃及、哥伦比亚等国都曾表达兴趣,但最终均未落实采购计划,只有印尼正式确认了采购42架歼-10C战斗机的计划。

原因有几方面,其一,除了中方的条件外,地缘压力也是首要障碍。埃及曾计划采购40架歼-10CE,但美国施加压力,警告可能切断埃及空军现役F-16战机的零部件供应,迫使埃及搁置采购计划。类似情况在孟加拉国也曾上演,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施压,暗示采购中国战机将影响其服装出口。

其二,体系兼容性也是一个问题,现代战争是体系作战,单一装备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就好比印度用上了阵风,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购买的武器,需融入整个作战系统才行,而那些美国盟友们,或者是与俄方友好合作的国家,长期使用美制或俄制武器的国家,这就导致在数据链、雷达、导弹兼容性方面,与中国武器存在整合难题。而且要更换整个数据链和雷达体系,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举个例子,就在巴基斯坦引进歼-10CE后,就曾出现与美制预警机数据链不兼容的问题,最终花费2亿美元进行系统升级才解决。所以对于预算有限的国家来说,这种隐性成本可能超过了战机本身价格,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其三,中国军工企业,已从"单纯卖装备"转向"构建作战生态",为不同国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但无论如何,国际战斗机市场,基本被美、俄、欧三大势力垄断。美国的F-16、法国的"阵风"、俄罗斯苏-27等老牌战机,几乎是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国家的空军体系都是围绕这些战机构建的。如果更换体系也不现实,目前也就巴基斯坦,可以说是用上了整个体系,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不过,我国还有一个优势,是美国及其盟友们不具备的,那就是价格优势,西方传统军火巨头,还采用"绑定套路":以相对合理的主机价格吸引客户,然后通过后续升级和维护获取高额利润。例如"阵风"的火控系统单次升级费用就可能高达8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歼-10CE的报价远低于"阵风"约2亿美元的单价。

更何况,我们采取长期策略,不追求短期销量,而是逐步建立信任。正如韩国K-9自行火炮,用了15年才真正打开市场一样,歼-10CE也正在经历类似过程。而且技术共享和本地化生产,是重要突破方向。巴基斯坦采购歼-10CE时,中国帮助其建立总装线,实现本地化生产,这对于希望发展本土军工的国家具有很大吸引力。

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曾坦言:"歼-10是一架出色的飞机,但我们没有物理上的可能性把它送到塞尔维亚。"由于塞尔维亚被北约国家包围,交付中国战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实现的。但无论如何,随着伊朗考虑用石油换歼-10,埃及在联合演习中测试性能,一些传统上依赖美俄武器的国家正在悄然改变。还是那句话,中国武器出口的"朋友圈"可能不多,但总体上正在稳固扩大。正如国防部发言人所说,我们的军品只出口热爱和平的国家。美国的几个盟友,比如深陷中东冲突的以色列、在非洲驻军的法国、乌克兰等国,是没戏了,不过对印尼,应该是大概率可以采购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