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妥了?马德里交锋之际,美方急踩刹车,特朗普罕见服软:下令禁令推迟
据报道,前不久,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的贸易谈判,这场谈判注定充满张力。消息一出,全球媒体纷纷报道这场关键会谈的激烈程度。表面上,看似双方依旧在为各自的利益而搏杀,但细细品味这场角力背后的博弈,我们会发现一个微妙的变化--美国方面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竟然做出了让步。
在外界看来,美国的让步似乎是为避免谈判彻底破裂所作的妥协。让步的关键点,正是针对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问题。早在2025年初,美国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字节跳动剥离其在美国的TikTok业务。如果不按期执行,美国威胁将对TikTok采取封禁措施。特朗普政府曾先后延长了几次截止日期,这次推迟又是第四次。
或许,在特朗普政府看来,TikTok问题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安全问题。TikTok在美国的1.7亿用户让其成为美国互联网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真的执行禁令,社会反弹恐怕会让特朗普政府难以收场。而且特朗普本人深知,社交平台不仅仅是娱乐工具,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应用。美国国内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也让特朗普在做决策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的"推迟禁令"决定,明显是在给中方释放善意,也是在为即将举行的谈判铺路。表面上看,特朗普是在给中方一个"台阶下",实则更深层次的意图是通过这种方式维护对话的氛围,避免外界对谈判失败的负面评价。
尽管TikTok的问题让人眼前一亮,但它并非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真正决定双方关系走向的,仍然是关税问题。美国一方面强烈主张"制造业回流",同时又希望推动贸易伙伴"去中国化"。虽然特朗普口口声声说要把美国的制造业带回美国本土,但这一目标并不现实。美国并不期望制造业能够完全回流,而是将目光锁定在东南亚等地区,以期从中国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美国的战略是"去中国化",而非"回美国"。
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显然更倾向于通过关税策略施压中国,试图通过制造业转移,进一步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