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AfD还没有学到这一点,或者说他们还没准备好去做这些改变,但他们仍然坚持把焦点放在移民问题上,因为这仍然对他们有效。
另外,AfD的联席领导人之一,艾丽丝·魏德尔(Alice Weidel)是一个女同性恋者,她和一名女性结婚。她的伴侣来自斯里兰卡,两人都住在瑞士,并且在那里结婚并领养了孩子。我认为她个人有理由避免涉及性别问题,但如果领导层发生变化,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会发生什么。
IW:默茨在与朔尔茨的电视辩论中曾暗示提升德国国防预算,这在德国政党中是不是一个共识?
MK:你可以说,这在德国的主流政党中存在一定共识。但绿党是个例外。绿党在2022年发生了巨大的政策转变。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绿党的立场几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过去,他们一直是一个极端和平主义的政党,但现在的态度是,"战争并不等于自由,但用于防御的战争是可以接受的,支持正在捍卫自由的人可能并不坏。"这一立场在绿党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但绿党中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这一转变在德国政治中极具象征意义,因为德国长期以来奉行"不向冲突地区提供武器"的政策。无论战争发生在国内还是国际间,各政党都坚持不向战区提供武器,比如叙利亚战争期间德国也未向冲突方提供军事援助。但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一政策突然被打破,德国开始向战区输送武器。这也促使德国重新评估自身的国际政策原则。
此外,左翼党也面临挑战。他们在分裂后可能无法跨过5%的议会门槛。左翼党仍然相对和平主义,他们认为应该支持乌克兰,但优先选择通过外交手段制止战争。虽然他们对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持保留态度,但仍未完全反对。而从左翼党分裂出来的BSW则极其亲俄,完全持绝对和平主义立场,认为德国不应向任何战争冲突方提供武器,因为战争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应该只依靠谈判来解决问题。
其他政党的立场较为复杂。例如,极右翼的AfD,态度模棱两可。他们支持对德国联邦武装部队(Bundeswehr)进行改革,因为德军长期资金不足,装备短缺,训练不充分,整体状态非常糟糕。去年,德国国防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无法进行战争"(nicht kriegsfähig),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争议和讨论。但事实上,他的言论基本属实。如果德国受到攻击,军队最多只能坚持一到两周,因为缺乏武器、受过训练的士兵、装备、弹药、能源,甚至连足够的军用袜子都可能没有。这是由于多年来国防预算持续减少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