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稀土储量不错,不过美国稀土矿80%为轻稀土如钕、镨,而军用重稀土,例如镝、铽则100%依赖中国进口。
所以在F-35战机、核潜艇等高端装备所需重稀土,美国短期内无法自主提纯。
第三个致命瓶颈就是美国稀土产业链生态严重断层。
一方面是头尾分离困境。美国仅具备开采和初级选矿能力,但缺乏冶炼分离-材料加工-终端应用的全链条配套。MP Materials开采的稀土精矿需运往中国加工,再购回成品。
另一方面,美国稀土产业链也面临环保与成本压力:要知道,美国本土建厂面临严苛环保法规如放射性废料处理,而且美国的电价是中国的3倍,专家预估建成全产业链需10-20年、耗资2500亿美元。
至于第4个致命瓶颈就是美国通过盟友转运或偷运中国稀土走不通,甚至可能会遭到反噬。
一方面,走私反推价格飙升,特别是自中国管制重稀土出口后,国际氧化镝价格单日暴涨37%,美国军工企业成本激增。
另一方面,盟友合作成效有限。因为美日澳印"关键矿产联盟"因各个原因都都难以突破。例如:日本就因为技术断层,无量产能力)、而澳大利亚则因为成本劣势也不行,其提纯成本为中国3倍,至于印度,内部矛盾、拒开放农业市场,所以在稀土产业都难以突破。
03、中国需要注意什么?
所以啊,最近美国稀土大动作不断,本质就是"危机驱动的抢修工程",但技术、成本和人才短板注定其供应链重建道阻且长。
另外,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还是需要筑牢防线。
除了强化技术保密与人才管控,还应该继续利用资源优势推动稀土人民币结算及国际标准制定,将供应链主导权转化为规则话语权。
当然,这场稀土博弈折射大国竞争核心逻辑--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比单一环节优势更具战略韧性。美国若持续对抗,或加速全球供应链"去美化",反而巩固中国"不可替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