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基金不同的是,ETF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实时交易,可根据市场价格买卖,灵活性更高。对比之下,普通开放式基金赎回后资金到账时间通常为 T+3 日甚至更长,流动性相对较低。
不仅如此,ETF费率一般在0.2%~0.5%左右,普通基金则通常为1%~1.5%。A股市场,ETF基金交易通常不收取印花税,交易佣金也较低(通常为万分之几)。
据晨星Direct统计,国内ETF市场从2018年起,连续六年资产管理规模平均增速高达40%,而2024年国内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速再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达到95%,管理规模也逐年创下新高。
近十年中国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资金流向(左轴)和基金数量(右轴)。图/晨星Direct
ETF的爆发式增长,有目共睹--从2004年起步到2021年突破首个万亿元规模经历了16年时间,第二个万亿元耗时3年,第三个万亿元则用了9个月,而今的第四个万亿元,则仅仅用了6个月。
2024年各类资产类别的ETF规模均呈现飞速增长,股票ETF同比增长约九成,债券及商品ETF增长率均超过100%。沪深300ETF总规模合计达到1.04万亿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宽基ETF赛道。
当前突破1100只的ETF产品,覆盖了股票、债券、商品、货币、跨境等多种类型。本轮ETF规模增势中,股票ETF是增长主力,自2024年9月26日至2025年4月20日,股票ETF规模增长超过6600亿元。截至4月18日,股票ETF合计超过3.3万亿元,占比超过八成。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是政策引导、资金行为转型和市场工具创新共振的结果。
政策层面,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叠加央行推出互换便利工具提供流动性支持,推动ETF生态优化;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措施。
投资者层面,ETF作为被动型基金的认可度正不断提升。养老金、险资等长线资金借助新发ETF入市,形成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力。
2023年以来,保险公司的ETF基金披露持仓市值稳步增长。多份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保险机构2024年下半年加大了对核心宽基ETF以及港股ETF等品种的配置力度。方正证券研报显示保险公司截至2024年年末ETF持仓市值为2607.47亿元,环比增加802.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