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降雨影响北方 中东部高温卷土重来

2025-07-23 11:06  头条

暴雨与高温同时笼罩我国,南北天气各不同,40℃极端高温与200毫米特大暴雨考验多地应对能力。

中央气象台今晨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我国天气格局迎来新一轮调整。根据最新预报,7月23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至东北地区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与此同时,随着台风"韦帕"远离,南方强降雨范围有所缩减,但中东部地区高温天气再度发展增多,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将再现成片高温。


01 北方强降雨启动

昨日,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已出现大到暴雨,局地遭遇大暴雨袭击。监测数据显示,广东揭阳、江门、阳江等局地降雨量超过20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达到惊人的80~120毫米。

今天起,雨带北抬,新一轮降雨过程正式展开。中央气象台暴雨蓝色预警显示,7月23日08时至24日08时,青海东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北京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盆地南部局地将出现大暴雨,降雨量达100~140毫米,这些地区还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并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来源:中央气象台

02 明日降雨加强

7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北方多地降雨将进一步增强。内蒙古东南部和中西部、东北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遭遇暴雨或大暴雨(100~140毫米)。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雨带东移较为缓慢,内蒙古中部强降雨持续时间较长,局地降雨具有一定的极端性。

气象专家提醒,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和东北地区持续多雨,尤其是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地区近期降雨偏多,致灾气象风险高。

来源:中央气象台

03 南方分散性强降雨持续

随着台风"韦帕"登陆越南沿海并逐渐远离,华南、江南南部等地强降雨范围有所缩减3。但南方地区仍有分散性强降雨。

今日,湖北西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和东南部、重庆东南部、贵州西部和北部、云南东部和西南部、广西西北部和南部、广东中西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仍将出现大到暴雨。

同时,全球范围内,中南半岛北部和西部、孟加拉国、印度中北部等地受台风"韦帕"影响,将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这些地区累计降水量将达到70~100毫米,部分地区120~200毫米,局地甚至可达250毫米以上。

来源:中央气象台

04 中东部高温再度发展

大暑节气已至,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正式开启。今日起,中东部地区高温天气再度发展增多,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将再现成片高温。

合肥、武汉等主要城市高温将持续至周末,不仅最高气温可达37℃左右,最低气温也在27℃上下,呈现全天候高温态势。

更值得警惕的是,7月25日高温强度可能进一步升级,四川盆地或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3。全球范围内,中亚南部、西亚、北非等地高温持续,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40~42℃,局地超过45℃。

来源:中央气象台

05 北京进入多雨时段

北京地区受副高外围切变线影响,从今日开始进入多雨时段4。未来一周北京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市民出行需常备雨具。

根据气象风险预警,23日至26日,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和山洪的气象风险较高。

同时,内蒙古南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中小河流有超警戒水位洪水的气象风险。

气象部门特别提醒,暑期旅游出行人员较多,公众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避免前往灾害风险高的山区及地质条件脆弱区。

来源:中央气象台

06 全国公路出行提示

根据全国公路气象预报,7月22日20时至23日20时,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湖北西部、四川盆地中南部、贵州大部、广西北部、广东中南部等地区部分路段将受大到暴雨影响。

受影响的主要高速公路包括:G4京港澳高速河南安阳-许昌段、广州-广东深圳段;G15沈海高速广东陆丰-茂名段;G42沪蓉高速湖北荆门-宜昌段、四川南充-成都段等。

此外,辽宁东北部局地有雾,G1113丹阜高速辽宁本溪境内路段、201国道辽宁宽甸境内路段等将受雾影响6。驾驶员需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谨慎驾驶。

07 衣食住行健康指南

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气象专家为公众提供以下实用建议:

  • 出行安全:北方强降雨地区居民出行应备好雨具,避开低洼易涝路段。驾车时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遇积水路段勿强行通过。
  • 防暑降温:中东部高温地区居民应穿透气吸汗衣物,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多吃清淡食物,保证充足睡眠。
  •  
  • 健康防护:高温期间合理使用空调,但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防引发心脑血管问题。户外工作者应定时到阴凉处休息,预防热射病。
  • 灾害防范:四川、湖北、贵州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应密切关注预警信息,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旅游景区需加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