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对话并不是中美经贸的当务之急,达成经贸协议,彻底叫停关税战才是。美国如果顾左右而言他,恰恰是在变相拖延这个收尾阶段。
【被卡脖子后,美国叫停了与中国的关税战】
到了这个时候,美国要是还觉得自己有设置议题的主导权,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误判了。
即便中美最后顺利签署协议,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协议能不能落实,帮助中美经贸关系长期保持稳定,为双边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才是关键。
而在这方面,美国尤其让人放心不下。本届美国政府尤其擅长变脸,发起关税战时极尽强硬之能事,寻求对话时又是另一番姿态。
当然了,如果不是知道关税战在打下去,自己会被中国卡脖子,美国大概不会这么快地坐回谈判桌,就出口管制事项与中方谈判。
现在协议接近谈成,中美双边经贸也恢复了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状态,特朗普更是一有机会就说美国与中国"相处得很好",但是否真的如此,就见仁见智了。
【特朗普政府的一大特征就是善变】
第一次尝到被卡脖子滋味的美国,在达成协议以后,会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新的经贸协议,是否对这种情况留下了充分的保险机制,这些我们都需要考虑。
当初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我们在白皮书中阐述相关情况时就提到,在美国持续对华遏制打压背景下,还有疫情等因素,中国完全可以书面通知美方退出协议,或者是启动不可抗力磋商,只是我们从中美经贸大局出发,没有采取这一措施,而是坚持履行协议。
但中国不可能总是单方面地展示诚意,这次达成经贸协议之后,美国那边再搞什么上不得台面的盘外招,那这里就没有所谓的大局可言了。从中美关系的视角来说,谈判收尾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一轮较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