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中美经贸的规模就摆在那里,协议的文本量也小不到哪去,谈判双方都希望万无一失,肯定要一个条款一个条款地字斟句酌,所以这个收尾阶段会很漫长。
【这个收尾阶段不会一蹴而就】
除了明面上的牵头人对话,期间还有若干工作层级的会面。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当然巴不得中美越早谈成越好,反正负责具体谈判的又不是他,协议越快敲定,自己访华的时机就越趋向成熟。
这里就不得不提,特朗普上任之初,曾打算在一百天内访问中国,只是涉及中美大国互动,他个人的一厢情愿显然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只有关税停战之后,特朗普才收到了中方的访华邀请。
说回经贸谈判,看美国近期的动向,特朗普政府似乎不只是打算和中国谈关税问题,而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切入,开启一场大国之间的经济对话。
然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类对话的建设性有待商榷,美国往往是打着"加强沟通"的幌子,上来就对中国经济指手画脚。
【贝森特暗示要和中国开启"经济对话"】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几天就煞有介事地表示,要和中国谈谈购买俄罗斯和伊朗能源的问题。看来特朗普政府也清楚,如果得不到中国的配合,自己针对俄罗斯的次级制裁就不会有太多的效果。
问题在于,同样的招数,拜登时期就用过了,换成特朗普上来,也不会有什么额外的奇效。
另外贝森特还承认,尽管美国围绕中国筑起了关税壁垒,但无法阻止中国继续对外出口,然后现在美国想把这个话题放到桌面上,称之为"房间里的大象",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想怎么谈。
如果还是那些陈词滥调,以"合作"的名义干涉内政,中国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奉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