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增长33倍,这类新险种卖爆了,身边很多人都需要,30多家险企蜂拥而入⋯⋯(2)

2025-09-26 16:18  每日经济新闻

部分险企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了停售产品,如合众财险一款注册于2022年12月2日的宠物医疗费用保险,在2025年5月16日停售;易安财险一款注册于2016年11月29日的宠物医疗费用保险,在2023年8月23日停售;太平科技一款注册于2019年的宠物医疗保险,在2021年4月28日停售。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宠物医疗险的理赔体验呈现两极分化:一边是理赔体验顺畅的宠物主认同感大大提升,还愿意分享给身边养宠的朋友;另一边,宠物险被一些未获得理赔用户的吐槽刷屏了。

如在某投诉平台上,与"宠物险"有关的理赔事项多达几千条,投诉对象涉及多家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梳理众多投诉信息后记者发现,常见的理赔纠纷包括:对医疗费用是否属于保险责任的界定分歧,以及宠物主与保险公司在出险时间和带病投保认定上的矛盾等。

"我们的宠物险理赔是和宠物医院服务网络签约的,要标准化理赔赔付标准,才能更有效地防范诊疗不当行为,降低欺诈风险。"一位入局宠物险的财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理赔纠纷的情况肯定是有的,尤其是涉及到医疗方面的理赔,人的医疗险也会有理赔纠纷,对诊疗规范化程度较低的宠物医疗险更是如此。

据一位宠物险业务负责人透露,由于诊疗不规范和欺诈行为,赔付成本占比超过20%,这已成为行业内保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难题。据悉,宠物医院行业体系以私营为主,市场碎片化,诊疗和定价缺乏规范,过度医疗、"阴阳收费"现象频发。更有甚者,部分用户与医院勾结,篡改材料骗取保险金,导致保险公司赔付成本大幅上升。

"部分用户觉得自己获赔了就行,保险公司亏了就亏了,但这不仅仅是保险公司一方面的事情,一旦欺诈用户挤占正常投保人的权益,会导致保险公司抬高保费、产品下架,进而阻碍产品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上述宠物险负责人表示。

更多保险公司仍处于观望阶段。有险企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目前市场创新产品有很多,但布局新业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人手、资源、时点等。宠物险的市场规模尚小,公司暂时未考虑入局该业务。"

破局之路:

如何更好地满足宠物主需求

"6月份的时候小猫脚肿了,看病时间是过了等待期十多天,但是被保险公司拒赔了。"小余发布了一则"注意宠物保险等待期"的帖子,引发不少宠物主关注。小余告诉记者,自己投保一个多月后带小猫去看病,跟保险公司客服沟通后,对方的意思是"在等待期结束之前就得病了"。"跟我情况类似的人说,有的获得了部分理赔,有的拿到了一些心意金,但这种情况第二年就不让续保了。"

客服人员告诉她,等待期内已存在的疾病或症状,保险人不承担赔付责任。小余说,自己也是理赔后才知道不同疾病还有不同的等待期,比如她买的这个产品,意外伤害的等待期是10天,癌症和口腔疾病的等待期是90天,其他疾病的等待期是30天。

"对于很多年轻用户,宠物险可能是第一份保单,可能对于等待期或者免责,比如先天病不在报销范围,或者对于整个赔付范围没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这需要宠物险经营者逐渐完善和宣导,让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发生赔付。"有业内人士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宠物医疗险的产品形态较为同质。以一款常见的宠物医疗险为例,该产品涵盖意外医疗、疾病医疗责任,同时为用户附赠防疫服务,包括驱虫药1支、疫苗1针等。报销比例为:定点医院报销70%,非定点医院报销40%。在35元/月的方案下,疾病和意外的单次门诊赔付上限是1200元,手术赔付上限是2000元,免赔额为0元。

从产品设计角度看,理想状态下的宠物险可通过提高保障杠杆、取消单次赔付限额及赔付比例限制等方式,增强产品保障力度,减轻用户就医负担。然而,过度诊疗、套取费用等现象的存在,让宠物险的精准定价之路布满荆棘。

蚂蚁保宠物险运营负责人指出,部分宠物医院会针对有保险的用户采取区别对待策略,甚至依据保险单次赔付上限制定诊疗方案--这直接导致保障越充分的产品,赔付情况越不理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越是追求充分定价,实际定价反而越不充分。只有排除过度诊疗、套取费用等干扰因素,保险产品才能实现稳定且充分的定价。"

行业规范的缺失,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用户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费用差异显著,进而造成保险成本波动较大。有宠物险业务相关人士认为,未来宠物险产品设计需联动医院与行业,通过疾病分级等方式,助力开发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缓解当前面临的定价难题。

京东保宠物险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保险公司多在服务体验与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就医服务及保险补偿效果。该负责人强调,行业发展需保险公司、医院、药企等多方达成共识,形成协同推进合力。

尽管国内三万余家宠物医院实现全面标准化难度较大,但业内普遍认为,宠物医疗目录的建立意义重大。通过保险机制、标准定价与流量整合,有望实现医院、保险公司与客户的三方共赢,为行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