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美国和日本达成了重大协议,美日达成贸易协定,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日本政府也证实了这一点,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是准确的,日本对这一结果表示欢迎。
这说明,美日贸易协定已经达成。
尽管双方达成了贸易协议,但是协议更像是协议框架,后续还要对细节性问题进行谈判,只不过被放在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生效之后。
按照计划,日本将会在8月28日派出首席关税谈判代表前往美国,与美方就贸易协定的细节问题进行谈判。
但就在日本代表即将出发之际,日本政府突然取消了贸易谈判代表的访美行程。日本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双方需要讨论一些在行政层面的问题。
尽管日本官方没有透露具体原因,但根据日经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特朗普要求日本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大米。意思很明确,特朗普又对日本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了。这下日本要忍不了了,日本官员公开表示,这是对日本内政的干涉,无法接受。取消谈判代表访问美国,是日本对美国的报复。
根据7月份美日达成的贸易协议,日本不需要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当时特朗普的确提出了要求日本对美国的大米进口量增加75%,但遭到了石破茂的否决。石破茂承诺会在现有的关税框架下加大对美国大米的进口,但不会以牺牲日本的农业作为代价。
最后双方都似乎都没有做出妥协,但还是稀里糊涂地签署了贸易协议,这也给美日后续的贸易谈判埋下了伏笔。
不过日本做出这种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保护本国农业,不仅对日本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对自民党同样也至关重要。
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粮食安全一直都是日本最致命的问题,地少加上气候不合适,种地成本高、产量低。一旦对外国农产品大开方便之门,就意味着日本本国农产品将没有丝毫竞争力。
为了确保日本农业能发展下去,日本一直都严格管控外国农产品流入日本市场,而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关税。以大米为例,过去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的关税高达700%,几乎断绝了外国大米进入日本市场的可能性。同时,日本也向农业提供大量补贴,每年补贴高达300亿美元,已经占到日本农业GDP的30%。
这些措施立竿见影,保证了日本的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农民是自民党最重要的票仓。日本农业人口占比很小,只占到日本总人口的3%。但是日本选区划分长期偏向于农村地区,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投票率要远远高于城市,这导致3%的农业人口,在日本选举中占据了重要作用。
自民党为了争取选票,不断抛出保护日本本土农业的口号,维护农民利益。在这一背景下,也催生了日本农业协会这个组织。
该组织是全日本政治能量最大的一个协会,拥有的政府游说人员就多达1.2万人,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农业和日本政坛的捆绑。
而近期日本米价飙升,日本农业协会就是最大的幕后黑手。日本农业协会几十年的耕耘,已经成功掌握日本大米的全产业链。高关税确保日本大米没有竞争对手,庞大的游说团队确保日本政府不会拿自己开刀,从而实现掌握日本大米的定价权。
从某种程度而言,日本政坛已经和日本农业进行了深度捆绑,不管谁在日本首相的位置上,农民的是最重要的,重要程度甚至要高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因为农民的利益受损,农民群体这个铁票仓,就一定会走向对立面。在这一点上,日本和印度高度相似。
印度已经和美国谈崩了,日本会不会和美国谈崩,不太好说。
石破茂没有妥协的余地,特朗普也不太可能会放过石破茂,双方一定会针尖对麦芒。
但是,日本一定会做出妥协,因为日本高度依赖出口发展经济,美国市场对日本至关重要。
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是以日本继续加大对美国投资,或者在某些重点利益上作出让步,换取特朗普放弃要求日本进口更多美国大米。
这对日本来说,恐怕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毕竟日本不是印度,也更不是中国,甚至不是一个正常国家,手中完全没有筹码,能让特朗普做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