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3条好消息,加州英国替中国发声,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

2025-04-22 09:24  头条

关税战打了这么久,特朗普应该也意识到了,一味和中国对峙不会有好结果,美国迟早要为此付出代价,因此,特朗普就在2025年4月17日表态,称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

可除了中美要进行谈判外,美国还需要和欧盟、日本在关税问题上进行谈判,这些都是压在特朗普身上的大山,不过就在特朗普为此焦头烂额时,中国却不断接到好消息。

从4月16日起,就给我们传来了三个好消息,那这些好消息是什么,能帮助我们在之后的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吗?

«--【·加州州长起诉特朗普政府·】--»

美国在关税战中吃了不少亏,原本他们是想对付中国,可中国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美国内外都成了一团糟,最起码美国民众是非常不满的,觉得关税政策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的日子变得十分艰难。

但民众的呼声并没有得到特朗普的重视,最后,加州州长纽森站了出来开始声讨特朗普,在4月16日,纽森对外表示将根据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策。

纽森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并且此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让美国上下变得混乱不堪,加州许多家庭和企业都因此受到了影响,就业和生活都成了问题,并且还给加州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在纽森看来,关税政策开启后,以制造业为重的加州受到的影响最大,另外,纽森还提到开启关税政策会让众多美国民众受到影响,况且对中国开启关税,反倒会让美国受到更大影响。

因此,纽森就对特朗普政府提起了诉讼,表示特朗普单方面对中国、加拿大开启的关税政策是违法的,尽管目前没有最新消息传来,可也能看出当前民众对特朗普的不满,或许加州提起诉讼只是第一步。

如果民主党再插手的话,无疑会影响到特朗普及共和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样在接下来的选举中,共和党就不会占据优势地位了,或许加州州长的这次起诉,真的能给特朗普政府带去沉重一击。

«--【·中方谴责美关税行为·】--»

当然,中方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也是十分不满的,尽管我们开启多项反制措施,可美国的行为无疑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体现,为此我们表示强烈谴责。

因此,在下周,我国就将召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并对美国将关税作为霸凌武器的行为进行谴责,对待那些参会并且与我们站在一道的国家,我们自然要抓紧笼络,和其他国家一起对美国发出反对的声音。

此举也是想让美国知道,国际社会不是他们能够肆意妄为的地方,美国既然把关税大棒挥向其他国家,就要为此付出一定代价,知道国际社会并不会屈服于他们的关税政策,而是会与其对抗到底。

«--【·英国拒绝"孤立"中国·】--»

中国和美国内部都在指责特朗普,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也站了出来,在4月19日,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表示,英国不与中国接触是"愚蠢的",中英应该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

在她看来,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合作对英国来说是件好事,双方应该建立友好关系,这就表明了,美国一门心思想在国际上孤立我们,还想着拉上盟友一起。

可对于那些盟友来说,孤立中国带来的损失比得罪美国的损失还要大,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他们自然不会选择与中国脱钩,反而很看好今后和中国展开的各项合作,立志要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由此可见,特朗普想要对付并孤立中国的计划有多么离谱,放眼全球,有多个国家都在等着和中国合作,并对这个机会求之不得,可美国随意放弃不说,还想让其他国家也放弃与中国的合作,他国自然不会答应。

况且,关税大棒也对准了这些国家,想要与美国进行贸易往来,就要面临超高的成本,他们本来就颇有怨言,若是再失去中国这个庞大市场,自身利益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考虑,这些国家眼下都需要和中国搞好关系,而不是听美国的话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形势对美国不利·】--»

不止是英国,就连欧盟也是同样的看法,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这些都是为了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连一向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日本,在关税大棒前都坚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想通过谈判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于是在4月16日,美日就在华盛顿举行了谈判,之后日方就表示谈判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之后会进行第二次谈判。

而且这次谈判本该是两国的大臣来进行,结果却突然换成了特朗普,这就能看出美方是想推动谈判进行的,不过日方也已经明确表态,说目前不会快速达成协议,最起码要等到分歧得以消解。

中国、欧盟、日本都如此表态,无形中也给特朗普带去了一定的压力,这可能也是特朗普最近急于推动谈判进程的原因,可问题是,美国都不肯做出妥协和让步,还一直以强硬姿态要求对方,谈判怎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若是继续这样,美国迟早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希望特朗普能够醒悟过来,不要带领美国走上一条不归路。

«--【·结语·】--»

这项关税政策根本就是害人害己,不会给美国带去预料中的好处,还有可能让美国陷入经济倒退的风险中,特朗普若是继续作死下去,美国和他本人迟早要为此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