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乌克兰政府公布同美国签署的"正式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重建投资基金意向备忘录"文本。据乌通社报道,乌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17日通过社交媒体说,美乌签署了一份关于关键矿产协议的备忘录,称该协议将"造福两国人民"。上述协议引发诸多批评,被认为是美国对乌方的"公然勒索"。与此同时,欧洲和乌克兰官员17日在巴黎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以及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会谈。美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方撰写的和平计划大纲在会谈中受到"令人鼓舞的欢迎",且鲁比奥在会谈结束后也向俄外长拉夫罗夫通报了大纲精神。但有媒体分析认为,美欧乌三方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美方因停火协议谈判停滞不前产生了"日益强烈的挫败感"。
乌克兰日托米尔地区的诸多采矿公司近期仍在运营, 持续开采钛、石墨和铍等矿产资源 视觉中国
并未达成全面一致
乌克兰《基辅独立报》18日称,备忘录核心要点之一是规定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备忘录还提到,美国尊重乌方融入欧盟的努力,矿产协议的制定工作与乌方的欧洲一体化道路不会产生冲突,且双方承认乌克兰自愿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此外,乌总理什梅加尔将于21日前往华盛顿与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会面,以推动最终阶段谈判。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17日对媒体表示,美乌双方已就关键矿产协议达成一致,协议将于本月24日签署。一旁的贝森特随即展开说明,称协议文件有80页,细节仍未最终敲定,有望在26日前后完成签署。同一天,斯维里坚科与贝森特进行了视频通话。
彭博社称,特朗普关于矿产协议的表态让美乌谈判"重回正轨",美方距离获得乌关键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更近一步。美乌原定2月签署上述协议,但到访白宫的乌总统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媒体面前爆发激烈争吵,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乌代表团本月11日赴美洽谈协议相关内容。彭博社透露称,为尽快促成协议,美政府将美国对乌克兰提供的援助估算金额从3000亿美元下调至1000亿美元,使数字更接近乌方自行估算的900亿美元。
不过,美乌签署备忘录并未就协议条款达成全面一致,斯维里坚科表示最终内容有待敲定,且须两国国会通过。据报道,备忘录多数细节不明,仅提及筹备重建乌克兰的专门基金,并未说明资金构成,也未体现美国承诺提供的安全保障。据贝森特透露,最终条款将与早先一项赋予美国大量乌自然资源开采权的提议类似。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之前的草案中,美国提议成立战后重建基金,将乌一半的自然资源收入转入基金,尤其是稀土金属矿和油气井的开采收入,再将其投资到乌克兰的重建工作中。这意味着规模数十亿美元的业务将落入美国企业之手,此提案也因此被批评人士称为美政府"对乌克兰的公然勒索"。
《基辅独立报》记者弗朗西斯·法雷尔表示,乌民众普遍认为这笔交易带有"剥削性质"。乌议员伊娜·索夫桑也对路透社坦言:"对我们乌克兰人来说,这有点像是另一个国家在利用并非由我们造成的弱点。"
乌克兰自愿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图为乌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