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南宋的顶梁柱,忠臣的代名词。他眼里只有国家,投降这种事儿在他看来就是背叛。他骂吕文焕,不是单纯发脾气,而是因为吕文焕干的事儿确实戳中了他的底线。
第一,襄阳丢了,南宋没了屏障,元军长驱直入,灭宋的脚步一下子加快了。第二,吕文焕投降后还不消停,帮着元军打宋朝,这不是叛徒是啥?从民族大义的角度看,他这行为就是把刀子捅进了自己人的心窝子。文天祥那性格,碰上这种人,不骂才怪。
吕文焕的辩解:六年坚守换来啥?
吕文焕也不是没话说。他那句"我守襄阳六年,宋廷干什么去了?"听着挺有底气。他觉得自己守了六年,朝廷啥也没干,援军没来,物资没送,最后把他逼到了绝路。投降这事儿,他可能觉得自己是被逼的,没办法的办法。
从他角度看,这话有点儿理。六年孤城死守,换谁不得崩溃?城里老百姓饿死一片,兵也没法打了,朝廷还跟没事儿人似的,他心里肯定憋屈。他投降时,说不定还想着保住城里人的命,不想让大家白白送死。
可这话听着有理,站不住脚。因为投降就算了,他还反过来帮元军打宋朝,这就不是一句"朝廷不救我"能抹过去的了。你可以说朝廷混蛋,但你也不能拿这个当借口给自己洗白啊。
吕文焕这人,历史上评价两极分化。夸他的人说,他守襄阳六年,硬汉一个,换别人早跑了。骂他的人说,他投降还帮敌人,妥妥的叛徒。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也都不全对。
守城六年,确实不容易。那时候元军多猛啊,蒙古人打仗就跟开了挂似的,襄阳能撑六年,吕文焕功不可没。可投降后帮元军,这事儿没法洗。守城再苦,也不能拿这个当理由背叛国家。历史上,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宁死不屈,才是正道。吕文焕选了另一条路,名声自然臭了。
南宋灭亡,到底怪谁?
吕文焕投降是南宋灭亡的关键一环,但也不能全怪他。南宋那时候已经烂透了,朝廷腐败,军队拉胯,皇帝昏庸,啥都指望不上。襄阳丢了是导火索,可根子还是南宋自己不争气。吕文焕守不住,朝廷救不了,最后大家都玩完。
文天祥骂他"叛宋逆贼",是站在道义上发火。吕文焕回那句"宋廷干什么去了",是给自己找台阶。这俩人,一个死磕到底,一个半路认怂,谁对谁错不好一刀切。但有一点清楚,南宋没了,吕文焕的责任跑不掉。
吕文焕这人,守城六年是真男人,投降帮敌是真窝囊。文天祥骂他"叛宋逆贼",站得高看得远,没毛病。吕文焕那句"宋廷干什么去了",听着解气,但干的事儿不地道。南宋灭亡是天灾人祸一块儿来的,吕文焕是颗棋子,棋盘却是朝廷自己摆烂摆出来的。
历史这东西,没绝对的好坏。吕文焕有他的苦,文天祥有他的义,咱们后人看热闹,多少得带点脑子,别光听一面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