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的夜晚,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在湘潭大学的校园里悄然传开,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震动。年仅37岁的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昊霖,于当天不幸因突发疾病离世。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是无数人的错愕与悲痛。就在前一天下午,他还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Linux课程的最后一节,耐心地划下重点。谁能想到,那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道身影。一位正值学术生涯巅峰、深受学生爱戴的青年学者,生命之花在最绚烂的时刻骤然凋零,这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也是学界的一大损失。
刘昊霖的离去,最先感受到切肤之痛的是他的学生们。一位学生在网络上的留言,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昨天下午他刚给我们班上了linux最后一节课,划了重点,我还录了音。特别喜欢这位老师,非常负责非常有耐心,今天听到消息像做梦一样。"这句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温和可亲的师者形象。录音里或许还留存着他清晰的声音,课堂上的互动仿佛就在昨天,然则,斯人已逝,只留下无尽的怀念与不敢相信。这种从日常到永别的剧烈反差,让整个校园都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之中。湘潭大学校方于26日证实了这一噩耗,并且告知了具体的悼念安排:追悼会将于其老家宁乡市的殡仪馆举行,刘昊霖教授的遗体已于25日下午送至该馆。这个冰冷的地址,成为了所有认识他、敬仰他的人们寄托哀思的最终场所。

刘昊霖教授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学术奋斗史。他的人生轨迹始于四川大学,2006年,他进入这所知名学府攻读本科,从此与计算机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凭借出色的才华,他于2010年至2015年在四川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并最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他选择来到湘潭大学,将青春与智慧奉献给三湘大地。从信息工程学院到计算机学院,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青年博士成长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作为湖南省芙蓉青年人才与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他主要从事边缘智能、算力网络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主持了7项国家级纵向项目,在INFOCOM等CCF推荐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且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就在2024年11月,他刚刚获评教授职称,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

刘昊霖教授的离世,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37岁,这是一个本该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他的学术生涯正稳步迈向高峰,他的教学深受学生喜爱,他的家庭或许也正需要他的支撑。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在这一刻显得如此残酷。我们为这位优秀学者的逝去深感惋惜,为他的家人和学生致以最深切的慰问。他的离去,是湘潭大学的损失,也是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损失。宁乡市殡仪馆的追悼会,将是亲友、同事和学生们送他最后一程的地方,愿那里的每一束鲜花,都能承载一份敬意与不舍。希望他在天之灵能够安息,也希望他的家人能够节哀顺变。刘昊霖教授留下的不光是丰硕的学术成果,更有那份为人师表的敬业与温情,这些都将被永远铭记。愿世间少一些这样的"痛心",多一份对生命的珍视与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