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重庆南部、湖北、浙江、福建、江西等区域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部分站点监测到局地大暴雨天气,给当地交通出行与日常生活带来显著影响。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显示,这轮降雨过程并未停歇,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南下,未来几天南方雨势将进一步发展,我国大部地区也将迎来下半年以来强度较强的一次天气变化。
从降水实况来看,此次南方降雨强度不容小觑。据15日气象数据统计,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北部、湖北西部、重庆北部等地部分区域已出现明显降雨,其中浙江台州、温州,广西防城港、南宁等局地降雨量达到100~221毫米的大暴雨级别,广西防城港局部更是出现286.8毫米的特大暴雨 。短时强降雨特征尤为突出,浙江、福建等局地最大小时降雨量超过70毫米,短时雨强之大易导致路面积水快速上涨,对城市排水系统构成考验。
更需警惕的是,北方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已形成并开始影响我国。这股冷空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温幅度大的特点,15日率先影响新疆、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等地,16日至19日将自西北地区东部逐步席卷我国大部地区 。气象预报显示,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后,将使四川盆地东部至黄淮等地的降雨进一步增强,16日夜间至17日成为主要降水时段,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西北部等局地可能出现100~120毫米的暴雨或大暴雨 。
伴随降雨而来的还有剧烈降温与大风天气。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多地累计降温可达4~8℃,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湖南、贵州等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将超过10℃,局地甚至可达16℃以上。过程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华北北部至陕西北部一带,全国大部地区将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气温,真正应验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规律。同时,冷空气还将带来4~6级大风,阵风可达7~9级,进一步加剧体感寒冷。
极端天气组合下,各类风险隐患需重点防范。强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尤其是山区沟谷、斜坡地带,存在滑坡、泥石流风险,湖北、重庆等地已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城市内涝与农田渍害风险同样突出,广西南部等区域渍涝风险较高,需加强排水防涝措施。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西北东部、华北等地的连阴雨可能导致成熟作物收晒困难,建议抓住降水间隙抢收抢晾 。
中央气象台提醒,公众需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前往地质灾害预警区域。降雨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范短时强降雨和大风带来的意外风险;同时注意添衣保暖,应对气温骤降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此次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致灾因素复杂,各地需提前部署防御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