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今年预算报告在部署2025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时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从今年上述表格数据来看,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速(9.2%)明显高于专项转移支付增速(1.3%)。
目前10.34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已有约8.77万亿元分配至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河北等省份获得转移支付规模居前列。
根据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今年中央本级支出按主要类别来看,国防支出、债务付息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位居前列。从今年支出增速来看,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债务付息支出、科技支出增速位居前列。
比如,今年中央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981.19亿元、增长10%,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其中今年基础研究预算数为1028.94亿元,增长12.1%。应用研究预算数为1798.02亿元,增长13.6%。
中央本级支出除了按上述功能分类外,另一种是按经济性质分类。前者主要反映政府的各项职能活动,显示的是政府的钱"干了什么"。后者则是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比如工资福利、商品和服务等支出。
根据2025年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表,2025年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计约11502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机关工资福利支出约4793亿元,同比增长8%;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约2973亿元,同比增长2.2%;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约1970亿元,同比增长6.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约1731,同比增长3%。
上表注释称,本表中的"机关工资福利支出"2025年预算增加较多,主要是金融管理部门实施部门预算改革,基本支出转为财政拨款安排。本表中的"会议费""培训费"等科目2025年预算增幅较高,主要是规范经费开支渠道,将项目支出中安排的会议费、培训费等转为基本支出安排。
根据关于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预算表及说明,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预算数为7350亿元,同比增长5%。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163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部门自身能力建设等中央本级重点投资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715亿元,主要用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建设。